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凡纳滨对虾7个不同家系遗传差异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冯娜娜 1 ; 徐真 1 ; 马洪雨 1 ; 马春艳 1 ; 乔振国 1 ; 马凌波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微卫星;家系;遗传差异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12 年 0 卷 11 期

页码: 133-1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7对微卫星引物对凡纳滨对虾3个世代共7个家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2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3个,平均为2.86个,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7-0.90、0.50-0.66、0.37-0.58,平均为0.61、0.60、0.51,说明凡纳滨对虾具有较高的遗传杂合水平。F2代的多样性水平略高于F1代,而F3代则明显低于F1代和F2代。两两家系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介于0.01-0.34之间,其中C-F1和L-F1家系之间FST最小(0.01),C-F1和O-F3家系之间FST最大(0.34),表明世代间的家系遗传分化程度大于同一世代的家系。各家系间的Nei's遗传距离和FST分析结果相一致,表明凡纳滨对虾世代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本试验将为开展凡纳滨对虾家系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并对甲壳动物的遗传选育具有参考价值。

  • 相关文献

[1]6个建鲤家系的遗传结构及不同亲缘关系个体间的遗传差异分析. 李建林,唐永凯,李红霞,俞菊华,董在杰. 2013

[2]基于家系水平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保种群体出肉率与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柴展,栾生,罗坤,孔杰,许圣钰. 2015

[3]温度对不同家系凡纳滨对虾个体能量收支的影响. 冯旭,吴文广,刘毅,仲毅,杜彦秋,张继红. 2023

[4]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家系生长和存活的比较. 罗坤,杜学芳,陈宝龙,栾生,孟宪红,曹宝祥,孔杰. 2018

[5]牙鲆回交、全同胞近交及其亲本家系的微卫星研究. 王磊,陈松林,田永胜,邓寒. 2011

[6]牙鲆家系亲权鉴定的微卫星DNA标记分析. 刘永新,孙朝徽,王玉芬,刘奕,刘英杰. 2015

[7]微卫星分型方法进行中国明对虾家系系谱鉴定. 董世瑞,孔杰,张庆文,刘萍,孟宪红,王如才. 2006

[8]利用微卫星标记高效鉴定松浦镜鲤的亲缘关系. 胡雪松,葛彦龙,李池陶,王世会,贾智英,张秋军,石连玉. 2016

[9]利用微卫星标记比较分析拟穴青蟹不同家系的遗传多样性. 崔海玉,马洪雨,马春艳,乔振国,马群群,亓磊,沈盎绿,马凌波. 2011

[10]五个家系吉富罗非鱼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文华,李建林,徐跑,俞菊华,唐永凯. 2009

[11]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选育群体世代间遗传差异的微卫星分析. 刘志刚,曹建萌,高风英,可小丽,王淼,衣萌萌,卢迈新. 2021

[12]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和2个养殖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分析. 马春艳,马洪雨,马凌波,杨柯. 2011

[13]不同饲料蛋白水平下斑节对虾家系生长和存活的比较研究. 姜松,黄建华,林黑着,杨其彬,周发林,邱丽华,苏天凤,江世贵. 2013

[14]不同模型估计牙鲆家系间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比较分析. 刘永新,刘海金. 2010

[15]雌核发育牙鲆家系的生长比较和形态分析. 石宇光,刘海金,刘永新. 2010

[16]牙鲆连续三代抗鳗弧菌病家系的筛选与分析. 王磊,陈松林,张英平,范彩霞,刘洋,田永胜,邓寒,刘寿堂,孙德强,谢明树,李文龙. 2013

[17]大菱鲆选育家系抗鳗弧菌性能. 马爱军,郭建丽,王新安,黄智慧,王婷,商晓梅. 2014

[18]牙鲆抗鳗弧菌病家系筛选及其分析. 徐田军,陈松林,田永胜,王磊. 2010

[19]中国明对虾单个家系中与生长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的初步筛选. 董世瑞,栾生,孔杰. 2014

[20]牙鲆家系4个选育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王磊,胡灿灿,陈松林,田永胜,邓寒,李文龙,谢明树,牛余泽,庞仁谊,赵永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