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聚丙烯酰胺改良盐渍土壤的适宜用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雪辰 1 ; 陈诚 2 ; 苏里坦 2 ; 王秀萍 2 ; 刘广明 2 ; 杨劲松 3 ;

作者机构: 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

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

3.;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盐渍土;聚丙烯酰胺(PAM);土壤结构

期刊名称: 土壤

ISSN: 0253-9829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1216-12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盐渍土的改良一般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及工程措施,其中化学改良剂应用广泛。聚丙烯酰胺(PAM)作为高分子聚合物,能溶于水,并且有良好的凝聚作用,能够改良土壤物理结构,但是其用量的选择至关重要。本研究设计了不同的PAM浓度梯度(0.01、0.03、0.09、0.27、0.81 g/kg)进行盆栽试验,以得到改良中度盐渍障碍土壤的较适宜PAM用量。试验结果表明:PAM在盐渍土改良中较适宜的施用量为0.09 g/kg,在此施用量下,土壤电导率为最低值,为1.63 d S/m,较对照(不施PAM)下降13.42%;土壤毛管孔隙度为45.38%,较对照增加5.35%;总孔隙度为48.44%,较对照增加5%;土壤容重为1.35 g/cm~3,较对照降低5.71%;饱和导水率为0.052 mm/min,较对照提升76.7%。而施用量为0.81 g/kg时,改良效果下降。该结果对使用PAM改良中度盐渍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相关文献

[1]植物残体对土壤结构性状的影响. 孙海国,雷浣群. 1998

[2]葡萄节水栽培技术措施. 杨丽丽,孙聪伟,陈展,魏建国,宣立峰,褚凤杰. 2014

[3]果树植物的耐盐力. 陈瑞珊. 1981

[4]关于河北省滨海盐碱地城镇绿化的思考与建议. 杜卫军,王文成,王淑芬.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