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叶雄平 1 ; 刘恒顺 1 ; 刘寒文 1 ; 高宇鹏 1 ; 刘志刚 1 ; 张腾云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古巴;中国鱼;胡子鲶;罗非鱼;孵化桶
期刊名称: 中国科技成果
ISSN: 1009-5659
年卷期: 2011 年 12 卷 016 期
页码: 25-27
摘要: 四年来,根据古巴的地理位置、人文条件、社会状况等具体情况对中国鱼(古巴对中国"四大家鱼"的统称)草鱼、白鲢、花鲢亲鱼运输、催产孵化和苗种培育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建立了一套具有古巴特点的中国鱼繁育体系;并且在水温26℃以上高温条件下,将成熟度达IV期实现了长途运输,成活率达94%;一年4次繁殖受精率达70%以上;苗种培育成活率提高到了55%.此外,还提升了胡子鲶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使其孵化率比原来增加了10%~ 15%,苗种培育成活率从5.4%提高到38%,大规格鱼种成活率达90%以上.还对红罗非鱼进行了良种选育.通过四年技术工作,建立了几种适合古巴的鱼类养殖模式;开创了古巴鱼病防治技术.培养了一支重要的技术力量,提高了古巴独立开展鱼类养殖的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援助效果.对传统的鱼苗孵化桶进行了技术改进,使孵化桶的孵化容量提高了1倍多,孵化率达到了90%,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达90%以上.
- 相关文献
[1]三种胡子鲶及其杂种F_1的乳酸脱氢酶同功酶的比较研究. 邬国民,陈焜慈,罗建仁,林国光,冼炽彬,钟海浪. 1990
[2]胡子鲶血浆中外源生长激素的代谢动力学. 肖东,陈松林,严安生,陈细华,邓文涛. 1999
[3]斑点胡子鲶的营养分析. 林国光,邬国民,罗建仁,陈焜慈. 1991
[4]罗非鱼综合选育新技术. ^A董在杰^B1%^A徐跑^B2. 2008
[5]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王伟利,罗理,姜兰,谭爱萍,邹为民,卢迈新. 2012
[6]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技术. ^A朱华平^B1%^A黄樟翰^B2%^A卢迈新^B3%^A高风英^B4%^A杨丽萍^B5. 2008
[7]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系统. 毛力,杨弘,肖炜. 2014
[8]冷藏罗非鱼微生物学质量变化和货架期预测数学模型. 许钟,肖琳琳,杨宪时. 2004
[9]提高泛珠三角区域罗非鱼产业发展竞争力的探讨. 李来好,陈胜军,杨贤庆. 2007
[10]罗非鱼遗传多态性的DNA指纹图谱研究. 王进科,夏德全. 2000
[11]养殖水体内小球藻对鱼类密度制约作用的影响和生长特征. 刘兴国,徐皓,顾兆俊,宋洪桥. 2010
[12]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的选育效果评价. 朱华平,卢迈新,黄樟翰,高风英. 2007
[13]奥利亚罗非鱼(♀)×鳜(♂)远缘杂交子代与亲本血液学指标的比较. 王金龙,杨宏,吴婷婷. 2007
[14]温度胁迫下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机免疫力的变化及其对海豚链球菌易感性的影响. 陈家长,臧学磊,瞿建宏,胡庚东,孟顺龙,宋超. 2011
[15]微囊藻毒素一LR对罗非鱼肝脏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陈家长,宋超,胡庚东,瞿建宏,孟顺龙,范立民. 2011
[16]用链球菌疫苗免疫罗非鱼前后其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李超,陈明,李莉萍,黄维义,余晓丽,黄婷,张彬,雷爱莹,陈福艳,梁万文. 2009
[17]饵料中添加镉对罗非鱼组织形态的影响. 罗永巨,钟欢,周毅,单丹,郭忠宝,黄一帆,邹源,徐跑. 2016
[18]迟缓爱德华菌菌蜕疫苗对罗非鱼注射和口服免疫的效果分析. 付天增,郝金婷,李宁求,闫茂仓,李煜,吴佳燕,王雪鹏. 2016
[19]开展渔业科技入户 支撑新渔村建设. 潘咏平. 2009
[20]罗非鱼养殖标准化典型案例分析. 李乐,何雅静,宋怿,程波.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尼罗罗非鱼MYF6基因SNP位点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作者:高风英;佟延南;刘志刚;曹建萌;王淼;衣萌萌;可小丽;卢迈新;朱海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肌源性因子6(MYF6);SNP;双倍型;生长性状
-
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量化方法研究-以长江中游干流平水期为案例
作者:杨海乐;许兰馨;周琼;刘志刚;吴金明
关键词:环境DNA监测;空间分辨率;可信度与覆盖度;流域生物信息流;流域生态学
-
POU1F1基因SNP位点与尼罗罗非鱼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
作者:高风英;佟延南;曹建萌;刘志刚;王淼;衣萌萌;可小丽;卢迈新;朱海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POU1F1;SNPs;双倍型;体质量;形态性状
-
海淡水养殖中华鲟免疫特性的比较
作者:陈雪卉;冷小茜;罗江;杜浩;刘志刚;乔新美;熊伟;危起伟
关键词:淡水养殖;海水养殖;血液生理生化;免疫组织;中华鲟
-
斑点叉尾(鮰)高效人工催产孵化技术研究
作者:高宇鹏
关键词:
-
不同开口饵料对罗非鱼发育早期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作者:范梓健;张紫玥;曹建萌;衣萌萌;高风英;可小丽;刘志刚;王淼;卢迈新
关键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开口饵料
-
尼罗罗非鱼MYF5基因SNP位点筛选及其与不同群体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作者:佟延南;高风英;刘志刚;王淼;曹建萌;衣萌萌;可小丽;卢迈新;朱海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肌源性调节因子5;单核苷酸多态性;双倍型;生长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