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种植地点对超级稻‘宜优673’稻米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清华 1 ; 游晴如 1 ; 林志强 2 ; 郑苹立 1 ; 郑长林 1 ; 董瑞霞 1 ; 黄庭旭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

2.福建省种子总站

关键词: 种植地点;超级稻;‘宜优673’;稻米品质;日均温;垩白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09 期

页码: 20-2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促进超级稻‘宜优673’优质高产栽培,通过2年田间种植试验与稻米品质检测,研究不同种植地点对超级稻‘宜优673’稻米品质各项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环境下‘宜优673’垩白度差异最为显著,2012、2013年变异系数分别达到69.42%、34.50%;垩白率次之,2年变异系数为37.02%、29.53%;整精米率差异程度居中,2年变异系数为7.28%、10.72%;2012年碱消值、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4.22%、4.74%和4.83%,2013年分别为5.73%、7.08%和8.65%,差异较小;2012年糙米率、精米率变异系数分别为1.29%和2.24%,2013年分别为0.90%和2.03%,差异最小。研究还表明:在灌浆期间随着日均温升高有利于‘宜优673’精米率、整精米率的提高,同时直链淀粉降低、糊化温度升高、胶稠度缩短;但是日均温差的增大不利于精米率、整精米率的提高,而且‘宜优673’的垩白有增大的趋势。在全省10个试验点中,福州、莆田和诏安3个试验点‘宜优673’品质表现较好,因此‘宜优673’在福建省东南沿海一线作晚稻种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性状和商品价值。

  • 相关文献

[1]宜优673在福建不同地区的稻米品质性状表现. 李清华,游晴如,林志强,郑苹立,郑长林,董瑞霞,张翊,黄庭旭. 2013

[2]不同播种期对超级稻‘两优616’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卢锦荣,游晴如,董瑞霞,王洪飞,郑苹立,董练飞,王志赋,段斌莉,陈象新,李清华. 2015

[3]稻米淀粉RVA谱特征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李刚,邓其明,李双成,王世全,李平. 2009

[4]水稻稻米垩白性状的研究与改良策略. 朱雄涛,胡蓉,陈丹,陈凤泉. 2011

[5]籼型杂交稻米质现状及其遗传改良. 黄华康,张卫清,林强. 2002

[6]稻米垩白性状的QTL检测、上位性及环境效应分析. 江良荣,黄荣裕,黄育民,王侯聪,郑景生. 2017

[7]野生稻的优异特性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 ^A江川^B1%^A王金英^B2%^A李清华^B3. 2003

[8]超级稻Ⅱ优航2号超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杨东,游晴如,张水金,涂诗航,董瑞霞,黄庭旭. 2008

[9]福建超级稻品种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何花榕,房贤涛,谢祖钦,杨惠杰. 2015

[10]福建超级稻品种的产量结构特征分析. 杨惠杰,房贤涛,何花榕,谢祖钦. 2012

[11]福建育成的超级稻品种苗期性状比较. 房贤涛,何花榕,谢祖钦,杨惠杰. 2015

[12]不同生育期弱光对超级稻Ⅱ优航2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杨东,段留生,谢华安,黄庭旭. 2013

[13]超级稻Ⅱ优航1号再生高产栽培的库源结构特征分析. 何花榕,杨惠杰,李义珍,卓传营,张上守,郑荣和. 2008

[14]超级稻新品种“Ⅱ优航2号”. 黄珊,罗起柳,林启亮,卓成海,涂诗航,张水金,杨东,肖承和. 2013

[15]超级稻宜优673遗传构成与籼粳属性分析. 黄庭旭,朱玉君,樊叶杨,游晴如,周鹏,杨东,谢华安,庄杰云. 2013

[16]福建超级稻品种茎秆结构特征及其与抗倒性和产量的关系. 杨惠杰,房贤涛,何花榕,谢祖钦. 2012

[17]水稻高光效生理育种初探. 朱雄涛,汪真. 2003

[18]超级稻作再生稻高产栽培特性的研究. 谢华安. 2010

[19]华南型超级稻育种及其技术研究进展. 谢华安. 2007

[20]优质香型超级稻新品种“宜优673”. 张水金,游晴如,董瑞霞,涂诗航,王乌齐,郑家团,杨东,黄庭旭.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