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密度下玉米倒伏相关性状与产量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书磊 1 ; 陈娜娜 1 ; 齐建双 1 ; 岳润清 1 ; 韩小花 1 ; 燕树锋 1 ; 卢彩霞 1 ; 傅晓雷 1 ; 郭新海 1 ; 铁双贵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玉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密度;抗倒力学;穗位系数;倒伏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71-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分析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密度下14个杂交组合茎秆穿刺强度、压折强度和穗位系数的变化与倒伏的关系,并利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解析其对产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茎秆穿刺强度、压折强度、穗位系数、倒伏率、密度与产量密切相关。随着密度的提高,穗位系数和倒伏率分别增加2.4%、88.51%,茎秆穿刺强度、压折强度和产量分别降低4.4%、22.26%、4.6%。过高的密度影响各性状间的相关程度发生变化,尤其是高密度下与产量密切相关的茎秆压折强度、倒伏率,其相关性表现得更显著。通过对产量作用因子进行分解,发现高密度下对产量的影响作用倒伏率>穿刺强度>压折强度,其作用系数分别为-0.670、0.224、0.171,最终遴选出耐密性优异的高产组合ZD181和ZD179。

  • 相关文献

[1]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影像玉米倒伏区域提取. 郑二功,田迎芳,陈涛. 2018

[2]玉米倒伏成因与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王恒亮,吴仁海,朱昆,张永超,张玉聚,孙建伟. 2011

[3]不同种植密度对郑单136玉米产量的影响. 周波,齐子杰,胡学安,魏良明,薛华政. 2008

[4]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张新,王振华,张前进,魏昕,孔凡杉. 2010

[5]夏玉米不同密植群体抗倒性及机收指标探讨. 黄璐,乔江方,刘京宝,夏来坤,朱卫红,李川,周庆伟. 2015

[6]玉米新品种郑单538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赵霞,唐保军,丁勇,赵发欣,李丽华,周素琴,吴东洪. 2013

[7]不同密度下玉米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产量构成分析. 鲁晓民,郭书磊,张新,魏良明,张前进,曹丽茹,刘海静,邓亚洲,张震,王振华. 2023

[8]不同密度对郑黄糯2号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周波,胡学安,魏良明,薛华政. 2009

[9]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郑单1002’抗倒性及机收籽粒性能的影响. 乔江方,刘京宝,朱卫红,谷利敏,黄璐,夏来坤,李川. 2015

[10]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唐保军,丁勇. 2008

[11]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郑单136的影响. 周波,胡学安,魏良明,薛华政,吴国强,黄凌. 2008

[12]不同密度对玉米‘郑单2098’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张前进,鲁晓民,魏昕,李新泽,田慧鹏,曹丽茹,张新,王振华. 2016

[13]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玉米郑单136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黄璐,刘京宝,赵霞. 2010

[14]甘蓝型油菜苗期下胚轴长、根长与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鲁丹丹,李保全,安素妨,侯锦娜. 2019

[15]基于深度学习的小麦倒伏自动分类方法研究. 臧贺藏,王从胜,赵巧丽,赵晴,张杰,李国强,郑国清. 2023

[16]棉花工厂育苗无土移栽密度在新乡市的筛选. 吕海英,周燕萍,职承禄,杨铁钢. 2009

[17]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密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程振勇,吕海英,周燕萍,闪红,何伟娜,杨铁钢,职承禄. 2008

[18]优质杂交油菜创杂油9号栽培试验报告. 宋放,宋淑琦. 2011

[19]密度对高油玉米HE-2灌浆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达龙珠. 2011

[20]垄作模式下冬小麦边际效应研究. 柏立超,邵运辉,岳俊芹,郑飞,秦峰,靳春梅.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