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小斑病抗性种质鉴定及生理生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刚强 1 ; 刘海芳 2 ; 陈银银 1 ; 燕树锋 3 ; 刘天学 1 ; 温涛 1 ; 高意帆 1 ; 赵霞 3 ; 穆心愿 3 ; 杨豫龙 3 ;

作者机构: 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玉米绿色精准生产国际联合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种质资源;防御酶;真菌病害;抗病性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114-1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200份玉米优良自交系为材料,2022-2023年夏分别进行小斑病菌的田间接种,综合两年数据共鉴定出高抗小斑病的玉米自交系3份,分别为K22、CML50和齐319;筛选到包括Mo17在内的抗性玉米自交系24份。选取K22和B73两个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玉米自交系进行小斑病菌的室内接种。结果表明,48 h和72 h时,自交系K22叶片的病斑数、病斑面积和病斑面积比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自交系B73,进一步验证田间鉴定的准确性。48h或72 h时,高抗小斑病自交系K22与感病对照B73相比,5种防御酶活性增加14.32%~70.45%。

  • 相关文献

[1]小麦茎基部土传真菌病害的分子诊断. 杨慧勇,王兵,李飞凤,史建荣,宋玉立,杨崇良. 2008

[2]玉米应用核心种质的构建与应用. 李永祥,李会勇,扈光辉,刘旭洋,李春辉,张登峰,黎裕,王天宇. 2023

[3]河南省地方玉米种质资源的现状及利用情况. 张新,王振华,张前进,魏昕,汪红. 2010

[4]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进展. 王振华,张新,张前进,魏昕. 2009

[5]不同LED组合光质对莴苣灰霉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刘勇鹏,王彬,杨哲,任旭妍,朱新红,马肖静,孙凯乐,孙治强,朴凤植,张涛,姚秋菊. 2023

[6]烟蚜取食对抗、感烟草品种信号分子和CAT活性的影响. 孙计平,李雪君,孙焕. 2022

[7]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WANG Zhen-hua,王振华,ZHANG Xin,张新,ZHANG Qian-jin. 2008

[8]芝麻新品种豫芝八号的选育. 卫文星,丁法元,卫双玲,张红. 1993

[9]植物微生物区系和植物抗病性研究. 王守正,王海燕,李洪连,于思勤,袁红霞,岳红宾. 2001

[10]河南省玉米茎基腐病主要病原菌鉴定及主栽玉米品种的抗性分析. 范志业,崔小伟,施艳,陈琦,刘迪,侯艳红,李世民,闫海霞,袁刘正. 2014

[11]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鉴定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 王守正,王海燕,李洪连,于思勤,吴营昌,岳红宾,袁红霞. 2001

[12]沿黄稻区水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田间抗性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 张德胜,杨浩放,张振臣,秦艳红,乔奇,田雨婷. 2010

[13]棉花烂铃病的发生、品种抗病性及主要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李社增,鹿秀云,郝俊杰,赵鸣,年冠臻,郭庆港,张晓云,马平. 2017

[14]烟草品种对镰刀菌根腐病的抗性鉴定. 邱睿,李芳芳,徐敏,李成军,李小杰,陈玉国,白静科,孙玥涵,李淑君. 2019

[15]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ZNC对烟草的促生抗病效果. 郭梅燕,刘保友,李洋,张晓英,陈玉国,丁新华. 2021

[16]DNA甲基化的表观遗传机制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应用. 于翔,王晨柳,文逸凡,张子敬,吕世杰,王二耀,黄永震. 2020

[17]大白菜苗期根肿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 赵艳艳,毛立霞,原玉香,杨双娟,魏小春,王志勇,牛刘静,李林,张晓伟. 2020

[18]黄淮冬麦区小麦主栽品种赤霉病综合抗性鉴定及其FHB1抗性基因检测. 徐飞,王俊美,杨共强,宋玉立,刘露露,李丽娟,李亚红,韩自行,张姣姣. 2020

[19]河南大豆新品系抗大豆疫霉根腐病基因鉴定. 张雪翠,孙素丽,卢为国,李海朝,贾岩岩,段灿星,朱振东. 2021

[20]西瓜叶片防御酶活性变化与病毒病抗性的关系. 赵卫星,康利允,高宁宁,梁慎,常高正,徐小利,李海伦,王慧颖,李晓慧.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