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志勇 1 ; 梅丽艳 1 ; 郭梅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病原菌;酸碱度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1 年 06 期
页码: 19-20
摘要: 通过不同 pH值PDA培养基对玉米茎腐病 3种主要病原菌肿囊腐霉菌、禾生腐霉菌、禾谷镰刀菌生长影响的试验 ,测定了 3种病原菌适宜生长的酸碱度范围。结果表明 :肿囊腐霉菌的适宜生长范围为 pH值 6~ 10 ,最适生长 pH值为 6~ 7。禾生腐霉菌的适宜生长范围为 pH值 6~ 10 ,最适生长 pH值为 6。禾谷镰刀菌的适宜生长范围为 pH值 6~ 9,最适生长pH值为 7。
- 相关文献
[1]生物碳对玉米茎腐病控害作用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刘春来,王爽,杨帆,刘亮,刘宇,苏保华,王冠,李新民. 2018
[2]玉米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李志勇,梅丽艳. 2008
[3]黑龙江省露地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1). 贾云鹤. 2014
[4]大豆根腐主要病原菌毒素致病作用的初步研究. 马立功,张匀华,季宏平,孟庆林,石凤梅,刘佳. 2010
[5]亚麻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杨学. 2004
[6]亚麻立枯病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杨学. 2002
[7]亚麻顶萎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杨学,关凤芝,李柱刚,吴广文,王珣,宋宪友,刘丽艳,路颖,康庆华. 2007
[8]大豆根腐病主要病原菌对大豆幼苗致病性的初步研究. 韩庆新,辛惠普. 1990
[9]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策略. 付春旭. 2006
[10]亚麻细菌病发生及防治技术研究. 杨学. 2004
[11]亚麻褐斑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杨学. 2007
[12]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与症状的初步研究. 梅丽艳,郭梅,李志勇. 2003
[13]亚麻锈病发生特点及防治. 杨学. 2002
[14]沙棘干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治途径研究初报. 张军,杜汉君,单金友,宋德禄,姚宝祥. 1999
[15]黑龙江省西瓜细菌性果斑病防治药剂的筛选. 贾云鹤,王喜庆,付永凯,尤海波,刘思宇,赵会娟. 2015
[16]我国甜菜根腐病研究进展. 薛津. 2006
[17]亚麻白腐病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杨学. 2008
[18]亚麻枯萎病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杨学 ,王玉富 ,关凤芝 ,路影 ,宋宪友 ,张福修 ,康庆华 ,刘燕 ,吴广文 ,曲瑞璞. 2002
[19]不同来源丝核菌对马铃薯植株致病能力及生防效果研究. 肖翠红,迟丽,孙冬梅,张丽梅. 2012
[20]亚麻苗期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杨学.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作者:毛彦芝;孙贺光;李庆全;郭梅;王文重;魏琪;董学志;闵凡祥;孙晶;宋晓宇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中心病株;遥感技术;分子技术;信息技术
-
白屈菜红碱可湿性粉剂的研发及对水稻激素的影响
作者:韦庆慧;宋伟丰;师正浩;李志勇;潘亚清
关键词:白屈菜红碱;可湿性粉剂配方;稻曲病;植物激素
-
基于表型探讨76份沙芦草核心种质构建策略
作者:张婷;闫伟红;李志勇;田青松;张冬梅;王永刚
关键词:沙芦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初级核心种质
-
稻田抗二氯喹啉酸稗草的酶活变化研究
作者:宋伟丰;韦庆慧;师正浩;李志勇;潘亚清
关键词:二氯喹啉酸;稻田稗草;除草剂抗性;酶活性
-
反枝苋对氟磺胺草醚的抗性机制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宋伟丰;韦庆慧;师正浩;李志勇;潘亚清
关键词:反枝苋;氟磺胺草醚;代谢组学;支持向量机;抗药性
-
DNA条形码技术在黑龙江地区姬小蜂科物种鉴定中的应用与分析
作者:邵天玉;刘思竹;谢维欣;刘兴龙;李志勇;王克勤;朱朝东;刘丹
关键词:DNA条形码;COI;28S;分子鉴定;姬小蜂科
-
腐烂茎线虫分子鉴定及在不同寄主上繁殖力分析
作者:毛彦芝;朱梓绮;王文重;李庆全;董学志;魏琪;郭梅;闵凡祥;杨帅
关键词:腐烂茎线虫;扩繁;寄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