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白茶风味品质形成与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林 1 ; 陈键 1 ; 宋振硕 1 ; 王丽丽 1 ; 张应根 1 ; 项丽慧 1 ; 林清霞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白茶;产品分类;风味化学;品质调控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加工

ISSN: 2095-0306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22-35

摘要: 白茶为中国六大茶类中的特色小众茶类,其风味品质的形成与生产调控技术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介绍了白茶产品的主要种类与品质影响因素,并对其风味品质形成的生化基础、加工和贮藏过程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萎凋过程生化成分的代谢机理和基于鲜叶原料、萎凋工艺、干燥技术、压饼造型、创新工艺和仓贮陈化等方面的主要品质调控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实现白茶产品的分类评价与风味品质的定向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 相关文献

[1]白茶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创新. 尤志明,高香凤,杨如兴,陈林,邬龄盛,张磊. 2009

[2]2020年枇杷若干领域研究进展与展望. 陈秀萍,苏文炳. 2021

[3]白茶发展现状与技术创新. 尤志明,高香凤,杨如兴,陈林,邬龄盛,张磊. 2009

[4]基于UPLC-MS/MS同时分析福建乌龙茶和白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 黄彪,刘文静,方灵,韦航,吴建鸿,傅建炜. 2020

[5]陈年白茶香气成分分析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宁芊,韦航,陈美卿,方灵,史梦竹,傅建炜. 2019

[6]萎凋温度对茶鲜叶萎凋失水及白茶品质的影响. 林清霞,项丽慧,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9

[7]'茗科1号'等5个福建乌龙茶品种的白茶适制性鉴定. 陈林,张应根,项丽慧,王丽丽,余文权,尤志明. 2019

[8]福鼎白茶茶园土壤有效锌与茶叶锌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颜明娟,林诚,陈子聪,黄丁一. 2021

[9]乌龙茶品种鲜叶加工白茶过程中香气成分动态变化规律. 陈林,张应根,陈键,宋振硕,项丽慧,余文权,尤志明. 2020

[10]丹桂白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陈常颂,钟秋生,王贵芳,陈荣冰. 2009

[11]鲜叶原料及造型方法对水仙有机白茶品质的影响探讨. 周世须,赖丽红,王秀萍. 2019

[12]福建省白茶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志辉,游小妹,林郑和,钟秋生,单睿阳,陈常颂. 2017

[13]茶树新品系新选801和新选807的白茶适制性鉴定. 孔祥瑞,杨军,王让剑,郭吉春. 2013

[14]不同控温除湿萎凋环境对白茶风味品质和化学轮廓的影响. 张应根,项丽慧,陈林,林清霞,宋振硕,王丽丽. 2022

[15]高γ-氨基丁酸白茶加工工艺探讨. 邬龄盛,王振康,郭少平,叶石铃. 2012

[16]高γ-氨基丁酸白茶品种适制性研究. 邬龄盛,王秀萍,陈泉宾,章细英. 2014

[17]基于特征香气的白茶香气品质评价模型构建初探. 张应根,陈林,陈泉宾,王秀萍,王振康,王丽丽. 2017

[18]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绿茶和白茶香气物质. 王丽丽,张应根,杨军国,宋振硕,陈键,陈林. 2017

[19]福鼎大白茶树新老叶部分元素组成差异比较. 林虬,张居德,姚清华,苏德森,颜孙安. 2015

[20]鲜叶、绿茶和白茶化学组分比较及清除DPPH自由基研究. 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键,张应根,陈林.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