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丰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雄性不育;细胞质;细胞核;质核互作;遗传效应估计;三系杂交稻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642
年卷期: 1990 年 04 期
页码: 418-424
摘要: 本文建立了一套以细胞质、细胞核及质核互作等遗传效应为参数的世代表型平均值遗传模型。提出了准确估计细胞质、细胞核及质核互作等遗传效应的方法,为正确评价不同质源,不同不育系的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以及为进一步了解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_1代主要经济性状的作用大小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 相关文献
[1]高温对现生植物细胞质的影响(英文). 李楠,邓焕祥,张文虎,杜开和,王鑫. 2013
[2]2个三系杂交稻保持系航天诱变效应的研究. 刘永柱,许立超,郭涛,王慧,张建国,陈志强. 2013
[3]高产优质三系杂交稻新品种广泰优100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钟日生,梁铁军,柳武革,冯大良,吴建发,袁沛森. 2021
[4]杂交水稻谷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符福鸿,王丰,黄文剑,彭惠普,伍应运,黄德娟. 1994
[5]高产优质三系杂交稻天优199的选育与利用. 李曙光,梁世胡,顾海永,吴玉坤,陈国荣,张其文,陈志远,李传国. 2011
[6]广东省三系杂交稻新组合米质分析. 朱满山,符福鸿,黄慧君,李传国,梁世胡,黄德娟,王丰. 2004
[7]水稻近等不育系的涵义、选育及应用前景. 李宏,周少川,周德贵,黄道强,赖穗春,王志东,王重荣. 2013
[8]籼型三系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朱满山,符福鸿,黄慧君,李传国,梁世胡,王丰. 2005
[9]大果型辣椒雄性不育系4556A的选育. 王恒明,李颖,王得元,郭汉权. 2004
[10]烤烟雄性不育杂交一代组合广雄32号的选育. 罗战勇,吕永华,李淑玲. 2002
[11]广东普通野生稻雄性不育性的利用研究. 刘雪贞,潘大建,吴惟瑞,黄巧云,范芝兰. 2001
[12]雄性不育在十字花科蔬菜中的研究进展. 李桂花,张衍荣,曹健,黎国喜. 2003
[13]辣椒核质雄性不育系2298A的选育. 王恒明,罗少波,李颖,徐小万,郭汉权. 2010
[14]辣椒恢复系选育及三系配套研究. 王恒明,罗少波,李颖,徐小万,郭汉权. 2009
[15]十字花科蔬菜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上的利用. 李桂花,张衍荣,曹健,黎国喜. 2003
[16]番茄雄性不育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翔,李涛,宫超,黎振兴,孙光闻.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聚两优53的选育
作者:张建林;廖学群;王丰;张泽佳;彭国巍;柳武革;王新;黄广平;谢沛丽;许岱;姚润沐
关键词:杂交水稻;聚两优53;品种选育
-
弱感光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广泰优6355的选育
作者:吴海;柳武革;李越;王丰;高顺利;李金华;王水俊;窦梓源;李镭;张志荣
关键词:弱感光型;杂交稻;广泰优6355;选育;制种技术
-
华南双季稻区不同季别种植籼稻品种整精米率差异及高整精米率材料筛选
作者:陈洛;李学忠;谢国威;杨梯丰;杨武;赵均良;王丰;周玲艳;董景芳
关键词:籼稻;整精米率;早季;晚季;华南稻区
-
华南晚杂交稻叶片SPAD值及其一般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
作者: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霍兴;付崇允;朱满山;曾学勤
关键词:杂交稻;SPAD值;一般配合力;遗传效应;动态变化
-
粤稻百年主要水稻科技创新成就概述
作者:王丰
关键词:广东;水稻;稻种资源;水稻矮化育种;优质稻育种;杂交稻育种;栽培技术;科技创新
-
水稻不育系泰丰A创制及其优良品质性状遗传基础研究
作者:王丰;刘迪林;朱满山;廖亦龙;李金华;付崇允;曾学勤;马晓智;霍兴;孔乐;柳武革
关键词:杂交稻;不育系;保持系;泰丰A/B;稻米品质;遗传基础
-
华南晚籼杂交稻叶片SPAD值及其一般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
作者: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霍兴;付崇允;朱满山;曾学勤
关键词:杂交稻;SPAD值;一般配合力;遗传效应;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