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亚洲玉米螟性诱剂诱捕器诱捕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炳旭 1 ; 陆恒 1 ; 董易之 1 ; 郑锦荣 2 ; 汤历 3 ; 郑常格 3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3.广州市生物防治站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诱捕器类型;诱捕效果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10 年 32 卷 03 期

页码: 419-422+4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不同类型诱捕器、诱捕器悬挂高度及诱捕器颜色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水盆式和三角式两种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较好,日均诱蛾量分别为0.7和0.6头,周诱蛾量分别为12.7和10.3头,总诱蛾量分别为46.3和41.3头,均与瓶水式、飞翼式诱捕器的日均诱蛾量、周诱蛾量和总诱蛾量显著差异;三角式诱捕器悬挂在2.5m和2.0m处的诱捕效果较好,日均诱蛾量分别为0.7和0.6头,周诱蛾量分别为11.0和10.3头,总诱蛾量分别为43.7头和41.3头。颜色对诱捕器的诱捕效果影响不大,红、白、黄、绿四种不同颜色的三角式诱捕器的日均诱蛾量、周诱蛾量和总诱蛾量均差异不显著。

  • 相关文献

[1]不同诱捕处理在苦瓜地上对瓜实蝇和桔小实蝇的诱捕效果研究. 廖永林,张扬,李燕芳,肖汉祥,张振飞,符悦冠. 2013

[2]玉米抗螟性离体鉴定的一种方法. 邱道寿,胡建广,刘建华,方志伟,李余良. 2008

[3]2种生物农药对亚洲玉米螟的杀虫活性. 董易之,陆恒,陈炳旭,郑锦荣. 2010

[4]广州地区亚洲玉米螟的滞育与抗寒力的季节动态. 何康来,王振营,张宝鑫,黄少华. 2007

[5]释放不同种类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李敦松,罗宝君,赵秀梅,郑旭,袁明,姜晓军,何康来. 2019

[6]利用生命表评价低温冷藏米蛾卵对繁育螟黄赤眼蜂及寄生亚洲玉米螟效果的影响. 王振营,冯新霞,李敦松,张宝鑫. 2013

[7]生物源农药防治甜玉米螟害试验. 邱道寿. 2004

[8]甜玉米亚洲玉米螟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陈炳旭,陆恒,董易之,王安勇,郑锦荣. 2009

[9]室内外评价在黄淮海夏玉米区释放玉米螟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的可行性. 袁曦,张宝鑫,李敦松,宋子伟. 2016

[10]珠江三角洲地区甜玉米地亚洲玉米螟及其卵寄生蜂的发生规律. 李敦松,黄少华,张宝鑫,王燕君,李惠陵.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