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浙江健跳港牡蛎礁的幼体补充量和附着底物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琪 1 ; 姜伟行 1 ; 陈丽芝 1 ; 叶春宇 1 ; 程岩雄 1 ; 韩宇 1 ; 曾剑 1 ; 张文考 1 ; 范瑞良 1 ; 李楠楠 1 ; 欧阳珑玲 1 ; 陈渊戈 1 ; 全为民 1 ;

作者机构: 1.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渔业遥感重点实验室;三门县农业农村局;台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关键词: 牡蛎礁;密度;修复;幼虫;壳高

期刊名称: 生物资源

ISSN: 2096-3491

年卷期: 2023 年 04 期

页码: 375-381

摘要: 本研究通过监测浙江健跳港牡蛎礁海域的牡蛎幼体补充量,并开展田间实验,比较了两种底物(牡蛎壳、岩石)的牡蛎附着效果,从而确定合理的牡蛎礁修复方式,推荐适宜的建礁材料。结果显示:牡蛎自然补充群体中共有4种牡蛎,即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熊本牡蛎(C.sikamea)、福建牡蛎(C.angulate)和猫爪牡蛎(Talonostrea talonata),补充量中以熊本牡蛎占绝对优势,相对丰度达95%以上。牡蛎补充量介于0~44 200个/m~2,月平均补充量为(7 165±1 246)个/m~2。附着底物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潮区(P<0.001)和底物类型(P=0.004)均显著影响牡蛎补充量,两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F_(1,16)=8.214,P=0.011)。4个实验组间附着牡蛎密度的排序为:高礁区岩石>高礁区牡蛎壳>低礁区岩石=低礁区牡蛎壳(P<0.05);相对于牡蛎壳,岩石是更为适宜的牡蛎附着底物。本研究得出浙江健跳港牡蛎礁为底物受限型,可在退化礁区投放岩石修复牡蛎礁。

  • 相关文献

[1]底物中钙赋存形态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 范瑞良,晁敏,任国平,全为民. 2016

[2]底物颜色和附着物对牡蛎和藤壶自然补充量影响. 陈丽芝,姜伟,施文静,张文考,祁拥华,叶春宇,李楠楠,范瑞良,全为民. 2024

[3]健跳港上游湾区牡蛎潮间带分带格局和资源补充研究. 陈丽芝,姜伟,施文静,祁拥华,叶春宇,范瑞良,李楠楠,全为民. 2021

[4]底物中碳酸钙含量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 范瑞良,晁敏,任国平,全为民. 2017

[5]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生态现状评价. 全为民,周为峰,马春艳,冯美,周振兴,唐峰华,吴祖立,范瑞良,王云龙. 2016

[6]长江口牡蛎礁恢复及碳汇潜力评估. 沈新强,全为民,袁骐. 2011

[7]3种无脊椎动物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和熊本牡蛎C.sikamea的捕食研究. 孙兆跃,范瑞良,隋延鸣,唐保军,姜伟,修玉娜,李楠楠,李雪英,全为民. 2021

[8]牡蛎礁修复的底物筛选:新、旧牡蛎壳附苗效果比较. 姜伟,孙兆跃,施文静,范瑞良,李楠楠,全为民. 2021

[9]河口地区牡蛎礁的生态功能及恢复措施. 全为民,沈新强,罗民波,陈亚瞿. 2006

[10]临海东矶海域人工鱼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早期发育. 李楠楠,毕远新,翁歆之,侯弘毅,程岩雄,范瑞良,陈渊戈,欧阳珑玲,全为民. 2024

[11]黄河口西南侧小岛河河口天然牡蛎礁的牡蛎种群结构. 左涛,张贝叶,王俊,左明,王安东. 2024

[12]天津大神堂牡蛎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现状及管理对策. 殷小亚,陈海刚,乔延龙,陈亮. 2015

[13]牡蛎礁生境: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碳汇. 王桃妮,张子莲,全为民. 2024

[14]象山港熊本牡蛎设施养殖与邻近自然牡蛎礁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 全为民,王云龙. 2013

[15]合浦珠母贝幼虫变态中的形态、器官变化及运动与摄食观察. 邓正华,林先鑫,陈明强,李有宁,赵旺,于刚,刘芊,黄桂菊,王雨. 2019

[16]底栖硅藻生物膜附着基对扇贝幼虫附着和变态的影响. 杜美荣,方建光,毛玉泽,李锋,高亚平,房景辉,王同勇,蒋增杰. 2020

[17]培育密度和投饵量对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幼虫生长存活及附着变态的影响. 种金豆,李琪,王涛. 2019

[18]化学物质诱导泥蚶幼虫附着变态的研究. 方建光,匡世焕,孙慧玲,梁兴明,刘志鸿,李锋,牛锡端. 1999

[19]中国蛤蜊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刘德经,朱善央,黄金凤,袁建冲,卞佩佩. 2011

[20]光合细菌和复合微生物制剂在西施舌幼虫培育的应用. 陈素文,陈利雄,吴进锋.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