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油棕C2H2基因家族鉴定及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程秋如 1 ; 刘子凡 2 ; 曾宪海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儋州油棕种质资源圃/海南省油棕种质资源圃/农业农村部儋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

2.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关键词: 油棕;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家族;低温胁迫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453-4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C2H2型锌指蛋白是最常见的锌指蛋白之一,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盐、低温、干旱胁迫等非生物胁迫响应中扮演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拟南芥C2H2氨基酸序列作为探针,在油棕基因组数据库中进行本地BLASTP比对和保守结构域预测分析,筛选出油棕C2H2型锌指蛋白家族成员,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基因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进化关系、染色体位置、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和启动子顺式元件进行分析,并利用转录组数据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EgC2H2基因家族成员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从油棕基因组中共鉴定出73个C2H2型锌指蛋白家族成员,EgC2H2家族成员氨基酸的数目为128~556个,分子量为14176.73~58983.30Da,等电点为4.99~9.62,不稳定系数为38.84~86.01,亲水性为–1.154~-0.226,亚细胞定位显示C2H2基因家族所有成员均定位于细胞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EgC2H2家族成员可以分为4个亚家族,EgC2H2家族成员多数归类于第Ⅰ亚家族和第Ⅱ亚家族,且同一亚家族成员的结构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染色体定位结果显示,EgC2H2家族成员不均匀地分布于油棕的16条染色体上;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显示,EgC2H2家族包含许多光响应元件、植物激素响应元件和逆境胁迫响应元件;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大部分EgC2H2基因响应低温胁迫,且大多数EgC2H2基因在耐寒材料中高表达,在冷敏感材料中低表达;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EgC2H2-23、EgC2H2-11、EgC2H2-19、EgC2H2-17和EgC2H2-21显著上调表达,且在耐寒材料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冷敏感材料,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在油棕低温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可以作为候选基因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油棕C2H2基因家族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 相关文献

[1]低温胁迫对1O个油棕新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李静,陈秀龙,李志阳,郑永清,曹建华. 2013

[2]低温胁迫下不同浓度ABA对4个油棕新品种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艳菊,周丽霞,曹红星. 2020

[3]低温胁迫下油棕幼苗的某些生理生化特性. 杨华庚,林位夫. 2008

[4]9个油棕品种抗寒性的生理生化鉴定. 金龙飞,杨蒙迪,周丽霞,冯美利,曹红星. 2021

[5]低温胁迫下油棕WRKY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周丽霞,曹红星. 2018

[6]油棕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寒力评价. 曹建华,李静,陶忠良,陈俊明,谢贵水. 2014

[7]低温胁迫对海南本地种油棕幼苗的生理生化响应. 曹红星,孙程旭,冯美利,雷新涛,沈雁. 2011

[8]低温对油棕可溶性糖转运分配的影响. 曹红星,张大鹏,王家亮,张如莲,杨子琴. 2014

[9]外源ABA对低温胁迫油棕幼苗生理的影响. 刘艳菊,林以运,曹红星,李静,雷新涛. 2016

[10]低温胁迫对油棕幼苗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杨华庚,林位夫. 2009

[11]低温胁迫对10个油棕新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李静,陈秀龙,李志阳,郑永清,曹建华. 2013

[12]香蕉C2H2类锌指蛋白基因MaZAT10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王静毅,刘菊华,贾彩红,胡伟,金志强,徐碧玉. 2019

[13]可再生生物质战略资源——油棕在我国的引种栽培研究. 曹建华,林位夫,谢贵水,张希财,曾宪海,邹积鑫. 2009

[14]中国发展油棕概况与前景. 冯美利,曾鹏,刘立云. (Mis

[15]油棕花序性别分化过程观察. 杨静,李哲,曾宪海,林位夫,邹积鑫,潘登浪,李炜芳,刘钊,周建南,刘洁琼,张春红. 2016

[16]基于物联网的油棕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谢铮辉,王玲玲. 2017

[17]油棕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 金龙飞,尹欣幸,曹红星. 2021

[18]油棕体细胞胚的诱导和次生胚的增殖研究. 邹积鑫,潘登浪,林位夫. 2016

[19]基于SCI收录论文的世界油棕研究格局. 陈卫军,黄华平,张如莲. 2013

[20]12个油棕新品种大田栽培抗逆性调查初报. 曹建华,李晓波,林位夫,谢贵水,陈俊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