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鲤鲫杂交回交鲫染色体核型及DNA含量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闫学春 1 ; 梁利群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淡水鱼类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淡水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回交后代;染色体核型;DNA含量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14 年 01 期

页码: 10-13

摘要: 将性成熟的鲤鲫杂交鱼一代(F1)的雌鱼与雄性红鲫鱼杂交,获得了回交鲫子代,分析了平均体质量94.2g的1龄回交鲫子一代的细胞染色体核型,测定了其DNA含量。肾细胞直接制片法表明:回交鲫子代染色体由147条组成,即3n=147,NF=222,其核型公式为:3n=51m+24sm+27st+45t。流式细胞记数法结果表明:在20尾鱼中有14尾回交鲫子代细胞的DNA含量是对照鱼(红鲫鱼)的1.5倍,占总鱼数的70%;6尾在2~3倍体之间,非常接近三倍体,占总鱼数的30%。本结果与其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该鱼是以三倍体为主的回交种。

  • 相关文献

[1]两种方法分析大鳞鲃染色体核型的比较研究. 耿龙武,姜海峰,徐伟. 2018

[2]绿鳍马面鲀外部形态特征与染色体核型分析. 李凤辉,刘琨,王鹏飞,边力,陈四清,常青,葛建龙,周丽青. 2019

[3]3种鲤鲫杂交回交后代染色体核型分析. 闫学春,栾培贤,梁利群. 2015

[4]青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及其父母本群体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陈帅,田永胜,成美玲,李振通,李子奇,黎琳琳,王林娜,王晓梅. 2021

[5]金虎杂交斑三倍体血细胞特征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邓远,李振通,苏金枝,黎琳琳,邱弈树,丁小雨,段鹏飞,王心怡,王林娜,刘阳,马文辉,赵侠,李胜忠,田永胜. 2024

[6]回交鲤与回交荷包红鲤染色体核型的比较分析. 闫学春,杜科,梁利群. 2012

[7]栉江珧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 周丽青,王雪梅,吴彪,孙秀俊,陈四清,刘志鸿,杨爱国,张盛农,赵庆,张高伟. 2018

[8]RNA干扰MSTN基因鲤的肌纤维密度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闫学春,栾培贤,何立川,吴学工. 2016

[9]四带小鲃胚胎发育及系统进化分析. 崔文耀,周丽青,杨继辉,熊加奉,李伟明,任建峰. 2020

[10]小体鲟染色体核型及倍性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尹洪滨,孙中武,孙大江,葛彦龙,马爱枝. 2009

[11]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子代及亲本群体形态和外周血红细胞DNA含量. 关健,柳学周,刘洪军,郑永允,官曙光. 2011

[12]五种养殖鲟、鳇鱼DNA含量的比较. 尹洪滨,孙中武,孙大江. 2004

[13]乌苏里江唇(Hemibarbus labeo Pallas)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薛淑群,徐伟,尹洪滨. 2011

[14]哲罗鱼(Hucho taimen)染色体组型与DNA含量分析. 薛淑群,尹洪滨,尹家胜. 2010

[15]吉富罗非鱼核DNA含量的测定. 邹芝英,肖炜,李大宇,徐跑,祝璟琳,韩珏,乐贻荣,杨弘. 2014

[16]高白鲑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薛淑群,孙中武,尹洪滨. 2011

[17]斑鳢、乌鳢及其杂种细胞核DNA流式含量分析. 段爱丽,陈昆慈,张新铖,李伟,朱阿莉. 2014

[18]四种鱼类外周血红细胞 细胞周期及DNA含量. 范兆廷,尹洪滨,宋苏祥,潘峰,夏德全. 1995

[19]锦鲤尾鳍细胞系(KF-H)的建立. 薛淑群,孙中武,孙效文. 2012

[20]蓝色鳞(Cyprinus carpio blue vat)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薛淑群,徐伟.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