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紫心甘薯新品种宁紫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谢一芝 1 ; 郭小丁 1 ; 贾赵东 1 ; 马佩勇 1 ; 边小峰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甘薯;品种选育;花青素;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2 年 40 卷 05 期

页码: 83-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宁紫薯2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凌紫×川薯69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紫心型甘薯新品种。在2010—2011年的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22 968.0 kg/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3.22%,平均干物率28.75%,鲜薯薯块花青素含量0.352 9 mg/g。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耐贮藏等特点,2012年3月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宁紫薯2号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条件下种植,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

  • 相关文献

[1]紫心甘薯新品种宁紫薯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谢一芝,郭小丁,尹晴红. 2006

[2]紫肉甘薯新品种赣薯1号的选育及应用. 兰孟焦,谢一芝,程春明,赵朝森,黄水金,吴自明,石庆华. 2012

[3]高胡萝卜素甘薯品种苏薯2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 2015

[4]中国鲜食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谢一芝,边小峰,贾赵东,马佩勇,禹阳,张铅,刘帅. 2022

[5]甘薯块根内活性物质对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李洪民,唐忠厚. 2007

[6]冷冻对甘薯紫色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徐飞,钮福祥,孙建,朱红,岳瑞雪,张毅,张文婷. 2018

[7]溶剂法结合超声波提取紫甘薯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孙健,岳瑞雪,徐飞,朱红. 2011

[8]高花青素甘薯的研究及利用. 谢一芝,尹晴红,邱瑞镰. 2004

[9]优质食用甘薯新品种徐薯23的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 马代夫,李秀英,李洪民,谢逸萍,李强,王欣. 2007

[10]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徐薯22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马代夫,谢逸萍,李洪民,李秀英,李强,马飞. 2003

[11]高淀粉多抗甘薯新品种苏薯29的选育.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郭小丁,谢一芝. 2018

[12]‘徐薯25’与‘徐22-5’正反交后代薯块品质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王欣,张允刚,唐忠厚,唐维. 2012

[13]淀粉专用型甘薯新品种徐薯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欣,谢逸萍,李强,李洪民,张允刚,后猛,唐维,马代夫. 2012

[14]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淮豆12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徐海风,杨加银,程保山. 2015

[15]花生新品种苏花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梁长东,李冠喜,杨和川,任立凯,樊继伟,代慧敏,李强,温以斌,李荣花. 2017

[16]菜用甘薯新品种宁菜薯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曾燕楠,程润东,王勇,王庆南. 2014

[17]早熟春玉米新品种苏玉13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薛林,蔡志飞,黄小兰,陈国清,陆虎华. 2002

[18]高产抗病夏大豆新品种淮豆14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徐海风,杨加银,李曙光. 2018

[19]高产抗病夏大豆新品种淮豆14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徐海风,杨加银,李曙光. 2018

[20]优质高产中熟中粳稻徐稻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丁成伟,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赵轶鹏,何弯弯.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