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宋忠明 1 ; 卫季辉 2 ; 卢有林 2 ; 王慧 2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
关键词: 糯玉米;生育进程;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科技
ISSN: 1001-0106
年卷期: 2022 年 002 期
页码: 44-46,54
摘要: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市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抗性强、商品性好、口感佳的糯玉米品种,特开展了不同糯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供试糯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植株性状、果穗性状、产量等因素,供试的9个糯玉米新品种均适合在上海市及相同生态条件的区域进行推广种植,其中"申科甜糯99"熟期较早、产量高、品质优,有望成为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主栽品种.
- 相关文献
[1]化肥减施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韩晴,况慧云,胡雪友,王慧,唐偲,关媛,郑洪建. 2023
[2]玉米专用缓释复合肥对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诸海焘,余廷园,田吉林. 2009
[3]不同采收期对沪五彩花糯1号品质的影响. 韩晴,卢媛,施标,归连发,沈新芬,沈渊,沈雪芳. 2018
[4]23份老挝糯玉米早代系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及育种潜力评估. 朱春桃,任丹丹,柳政岑,刘长闯,刘瑞琪,郑洪建,胡尔良,林海建,李静威,卢艳丽,汪青军. 2024
[5]优质糯玉米品种"申科糯1号"种植密度试验简报. 李丹,郑洪健,王慧,曹婷,俞晓云. 2021
[6]不同施氮方法对两种株型糯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韩晴,张丹,卢媛,许梅玲,沈新芬,沈渊,王义发,沈雪芳. 2017
[7]秋季鲜食糯玉米播种期与产量、积温关系研究. 郑洪建,王义发,沈雪芳,侯根宝. 2006
[8]不同种植密度下糯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 陆雪珍,沈雪芳,沈才标,徐晓梅,张文献. 2008
[9]密度对鲜食糯玉米产量的影响. 郑洪建,王义发,沈雪芳,侯根宝. 2005
[10]糯玉米新品种‘连玉糯1号'的选育. 王慧,于典司,施标,林金元,李茂柏,卢有林,王军,郑洪建. 2016
[11]采收期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孙大鹏,王慧,于典司,林金元,任清盛,周强,李炯,张红伟,施标,郑洪建. 2015
[12]糯玉米杂交育种的创新思路及实践. 王义发,沈雪芳,张璧. 2012
[13]糯玉米的起源、分类、品种改良及产业发展. 王义发,汪黎明,沈雪芳,张璧,郑洪建. 2007
[14]化学肥料减量及有机肥施用对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乔红霞,汪羞德,朱爱凤,顾仲兰. 2005
[15]旱种旱管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王飞名,张安宁,刘国兰,毕俊国,刘毅,罗利军,余新桥. 2018
[16]不同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大麦新品种“花11”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志伟,施晓钟,陈银华,陆瑞菊,黄剑华. 2009
[17]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红梅,金海军,丁小涛,余纪柱,郝婷. 2014
[18]营养液浓度对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王加倩,吴震,卜崇兴,蒋芳玲,尤秀娜. 2010
[19]根域限制对葡萄营养生长与结果状况的影响. 杨天仪,王世平,刘晓清,曹云柯,许文平,朱丽娜. 2007
[20]不同配比菇渣基质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颖,牟森,张金梅,白雪,王虹.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鲜食玉米自交系苗期耐水淹种质筛选及生理特性分析
作者:张金池;关媛;秦涛;党冬冬;于典司;顾炜;王慧;郑洪建;白光红
关键词:鲜食玉米;苗期;耐水淹胁迫;光合指标;生理指标;耐涝标记基因
-
利用F2:3群体对甜玉米籽粒性状的QTL定位
作者:党冬冬;秦涛;于典司;王慧;潘广磊;阮燕晔;宋忠明;关媛;郑洪建
关键词:甜玉米;籽粒大小;百粒重;QTL
-
甜玉米中F2:3群体可溶性糖和子粒嫩度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
作者:党冬冬;秦涛;于典司;顾炜;阮燕晔;郑洪建;王慧;关媛
关键词:甜玉米;可溶性糖;子粒柔嫩性;QTL分析;候选基因
-
玉米须多糖的理化性质和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作者:况慧云;孙萍东;林金元;杨立年;王慧;戴惠学;胡颖雄;郑洪建
关键词:玉米须;多糖;理化性质;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
-
营养型糯玉米新品种‘申科糯601’的选育及营养成分分析
作者:王慧;卢媛;孙萍东;卫季辉;胡颖雄;于典司;顾炜;秦涛;关媛;郑洪建
关键词:营养型;糯玉米;‘申科糯601’;选育;营养成分;分析
-
优质特色甜糯玉米新品种‘黑金699’的选育
作者:况慧云;卢媛;孙萍东;卫季辉;胡颖雄;于典司;关媛;王慧;郑洪建
关键词:甜糯玉米;新品种;‘黑金699’
-
上海优质食味粳稻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作者:李茂柏;曹黎明;王秋英;刘康;宋忠明;姚丹青;顾芹芹;刘建;楼坚锋
关键词:优质食味粳稻;发展现状;产业问题;对策建议;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