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束兆林 1 ; 方继朝 2 ; 潘以楼 2 ; 郭惠芳 2 ; 霍恒志 2 ; 倪锁坤 2 ; 端木和林 2 ;
作者机构: 1.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2.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句容市植保站,江苏省句容市植保站 江苏句容212400,江苏句容212400,江苏句容212400
关键词: 虫溃啶;三化螟;生物活性;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3 年 02 期
页码: 32-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经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虫溃啶对三化螟具有较高的毒力 ,其LC50 为 3 .3 5mg L ,均高于对照药剂三唑磷和杀虫单 ,对二代、三代三化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生产应用时 ,防治二代三化螟适宜用量为 60~80ml 667m2 ,三代三化螟为 80~ 10 0ml 667m2 ,防治适期在卵孵高峰前
- 相关文献
[1]7种药剂防治水稻3代三化螟药效试验. 李馨宇,潘长虹,孙利忠,潘立高. 2004
[2]42%甲硫·咪鲜对小麦赤霉病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 吉沐祥,朱祥林,吴祥,韩正光,陈小玉. 2008
[3]吡蚜酮与异丙威复配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和田间防治. 束兆林,吉沐祥,缪康,赵来成,方继朝,郭慧芳. 2009
[4]杀螟丹对稻纵卷叶螟的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效. 汪智渊,束兆林,吉沐祥,缪康,赵来成,费子华,张建华,陈源. 2005
[5]氟硅菊酯对水稻褐飞虱的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 束兆林,张芳,庄义庆,缪康,赵来成,吉沐祥,方继朝,刘宝生. 2010
[6]52%阿维·杀单可湿性粉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 吉沐祥,吴祥,束兆林,傅反生,缪康,赵来成. 2007
[7]拮抗细菌T429和T392的生物活性及其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 刘永锋,陆凡,陈志谊,张芬,聂亚锋,于俊杰,尹小乐. 2012
[8]辛硫磷、氟虫腈及其复配剂对褐飞虱的生物活性作用和控制效应. 束兆林,赵来成,吉沐祥,缪康,方继朝,张建华,费子华. 2008
[9]三化螟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的研究. 陈惠祥,陈小波,顾国华. 1999
[10]水稻三化螟防治研究进展与现状. 陈惠祥,胡加如,冯新民,张学友. 2002
[11]里下河稻区三化螟猖獗规律及其监控技术研究. 李慈厚,李红阳,李洪山,李安祥. 2001
[12]不同水稻品种对三化螟抗性差异的机理. 方继朝,郭慧芳,程遐年,杜正文. 2002
[13]三化螟、二化螟及大螟成虫的飞翔能力. 孙建中,张建新,沈雪生. 1993
[14]20%吡唑磷乳油对水稻三化螟和稻飞虱的协同控制作用. 邱光,戴忠军,顾中言,陆凡,孙以文. 2003
[15]粳稻品种(系)对三化螟抗性的初步研究. 束兆林,方继朝,汪智渊,吴进才,郭慧芳. 1999
[16]抑制PCR富集法分离三化螟基因组微卫星分子标记. 周宇,杨琼,韩光杰,方继朝. 2013
[17]不同稻螟发生区螟卵寄生蜂的自然寄生作用. 郭慧芳,方继朝,谢艳飞,杜正文. 2002
[18]25%必杀(吡·杀)微乳剂对水稻两大害虫的配方筛选试验报告. 胡存中,王坚强,章稳宏,张先进. 2000
[19]稻螟染色体C带核型研究. 方继朝,杜正文,张德玉. 1993
[20]三化螟种群的内稳定性及其生态机制. 方继朝,杜正文,程遐年,郭慧芳.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复配基质对红颊草莓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作者:狄华涛;李金凤;万春雁;陈雪平;霍恒志;陈丙义
关键词:草莓;基质;植株形态;物候期;果实品质
-
氯虫苯甲酰胺与杀虫单复配处理水稻种子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持效机理
作者:于居龙;张国;张新凤;朱阿秀;张海波;万群;程金金;张建华;姚克兵;束兆林
关键词: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复配增效;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残留动态
-
水稻害虫: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李有志;方继朝
关键词:水稻害虫;监测和早期预警;发育调控;组学;虫媒病毒病;可持续防控
-
载脂蛋白在褐飞虱取食、存活和繁殖中的作用
作者:付健美;赵志畅;戴红岩;李晶;方继朝;纪锐
关键词:褐飞虱;载脂蛋白;时空表达;RNA干扰;生物测定
-
氯虫苯甲酰胺与成膜剂复合拌种对水稻防御酶活性和稻纵卷叶螟防效的影响
作者:张新凤;张国;于居龙;束兆林
关键词:氯虫苯甲酰胺;成膜剂;拌种;简易活力指数;酶活性
-
灰飞虱卵表面分泌液中蛋白质组分鉴定及分析
作者:李静;李晶;俞姗;付健美;赵志畅;方继朝;纪锐
关键词:灰飞虱;卵表面分泌液;蛋白质组;唾液蛋白;表达模式
-
果园不同生草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葛永申;岳绪国;万春雁;霍恒志;王睿璇;杨军;陈雪平
关键词:果园;生草方式;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