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应用DGGE技术研究扇贝养殖海域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寅嵩 1 ; 李赟 1 ; 王娜 1 ; 王崇明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浮游生物;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2 年 36 卷 01 期

页码: 140-1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扇贝养殖海区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多样性,明确养殖扇贝发病时期高丰度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种类,探讨微型真核浮游生物与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necrosis virus,AVNV)水平传播的可能关系。于2009年和2010年从青岛流清河湾扇贝养殖海区采集了9个月份的海水样品,经25和3μm的滤膜过滤收集海水中3~25μm的浮游生物,扩增18S rDNA可变区序列,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对扩增序列进行分离以分析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养殖海区微型真核生物包括甲藻、纤毛虫、眼虫、定鞭藻、硅藻、盘蜷虫、隐藻、领鞭毛虫、变形虫和Cercozoan,其中甲藻类和纤毛类生物的最高相对丰度分别达41.0%和38.2%,是海区的优势种类。各月份DGGE谱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6、7、8、9月份浮游生物群落组成较为相似。中肋骨条藻在扇贝发病前后均有分布。结合相关扇贝AVNV已有的研究结果,研究认为中肋骨条藻是AVNV水平传播的参与者之一,但海区中广泛分布的甲藻和纤毛虫与AVNV传播的关系还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 相关文献

[1]扇贝养殖海区中小型浮游生物携带AVNV的荧光定量检测. 蔡玉勇,任伟成,曲朋,贾志磊,王崇明,李赟. 2011

[2]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cDNA文库的构建及部分序列分析. 王崇明,艾海新,中国海洋大学,刘英杰,王秀华,李赟,宋微波. 2005

[3]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任伟成,蔡玉勇,王崇明. 2009

[4]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cDNA文库的构建及部分序列分析. 王崇明,艾海新,刘英杰,王秀华,李赟. 2006

[5]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dUTPase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产物的酶学活性分析. 贾志磊,王崇明,任伟成,梁彦韬,曲朋,李赟. 2011

[6]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IAP-86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凋亡研究. 张帅,王崇明,宋晓玲,白昌明,黄捷,李晨. 2014

[7]两个海区栉孔扇贝感染AVNV的比较分析. 杨彩霞,李赟,王崇明,曲朋,黄倢. 2013

[8]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晨,王崇明,曲朋,黄倢. 2013

[9]扇贝养殖海区浮游生物及大型海藻携带AVNV病毒的检测分析. 王娜,李赟,任伟成,蔡玉勇,王崇明. 2010

[10]扇贝养殖海区浮游生物携带AVNV的荧光定量分析. 王娜,李赟,任伟成,蔡玉勇,王崇明. 2010

[11]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魁蚶株IAP-86基因全长cDNA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帅,王崇明,岳志芹,宋晓玲,白昌明,尹伟力,黄倢. 2015

[12]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浮游生物多样性研究. 王志臣,黄桂林,廖成章,张建军,沈红保,吕彬彬,邢娟娟,王晓臣,郑杰,董得红,刘建军,林建才,赵洪钱,殷显智. 2012

[13]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受精细胞学观察. 周丽青,杨爱国,刘志鸿,杜方勇,张立敬,王清印. 2003

[14]贝壳上污损生物的重量对栉孔扇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齐占会,方建光,张继红,毛玉泽,蒋增杰,葛长字. 2010

[15]PCR-DGGE技术在我国冷水鱼微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穆贵强,卢彤岩,刘红柏,王荻. 2013

[16]珠江口颗粒附着微生物群落沿环境梯度的演替. 范艳君,朱玲,朱伟,高志强,庄志猛. 2012

[17]象山港内西沪港海域沉积环境细菌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 有小娟,李秋芬,张艳,徐勇,焦海峰. 2013

[18]高密度杂交鳢养殖围隔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垂直变化规律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魏南,路斌,余德光,王广军,谢骏,夏耘,陈成勋. 2016

[19]尼龙筛绢基质对对虾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 董宏标,陈亮亮,冯震华,文国樑,段亚飞,李卓佳,张家松. 2016

[20]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细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 李秋芬,傅雪军,张艳,马绍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