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深松时期对旱地春玉米水分利用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阎晓光 1 ; 李洪 1 ; 王青水 1 ; 董红芬 1 ; 李爱军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关键词: 春玉米;深松时期;土壤水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4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165-1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10—2012年在晋东南旱平地设置了春季深松、夏季深松和秋季深松3种深松处理试验,以传统翻耕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春玉米耗水量、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深松处理的总耗水量最高,春季深松处理次之,且两者与传统翻耕(对照)差异均显著,表明春季和秋季深松后春玉米的总耗水量增加。夏季深松总耗水量低于对照处理,这是因为夏季深松后,对玉米根系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在春玉米生育后期,秋季深松和春季深松能有效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春玉米生物干重,提高作物产量。2011年秋季深松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别比传统深翻(对照)提高13.61%和10.26%,春季深松处理次之,分别比对照提高10.32%和7.62%,夏季深松处理低于传统深翻(对照),且分别比对照降低3.95%和1.82%,表明秋季深松和春季深松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和水分的高效利用。

  • 相关文献

[1]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春玉米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解文艳,周怀平,杨振兴,关春林. 2014

[2]有机无机配施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陈刚,王璞,陶洪斌,张中东. 2012

[3]不同耕作模式对山西旱塬区高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史丽娟,白文斌,李光,张建华. 2018

[4]旱农区秸秆还田秋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杨治平,周怀平,李红梅. 2001

[5]春玉米不同品种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刘化涛,黄学芳,池宝亮,郑秀清,陈军峰. 2017

[6]秸秆还田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解文艳,樊贵盛,周怀平,关春林,杨振兴. 2011

[7]长期秸秆还田对旱地玉米产量、效益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周怀平,解文艳,关春林,杨振兴,李红梅. 2013

[8]不同海拔麦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靖华,亢秀丽,马爱平,王裕智,崔欢虎,张建诚. 2019

[9]黄淮海北片模拟增加和降低温度对麦田地温、水分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靖华,马爱平,亢秀丽,王裕智,崔欢虎,张建诚. 2020

[10]黄淮海北片麦田微喷灌水量对土壤贮水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亢秀丽,靖华,马爱平,王裕智,崔欢虎. 2019

[11]秸秆扩蓄肥对土壤水分和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冯瑞云,杨武德,王慧杰,南建福,张志军. 2012

[12]不同有机物料对苏打盐化土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影响. 郭军玲,金辉,郭彩霞,王永亮,杨治平. 2019

[13]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董飞,闫秋艳,李峰,鲁晋秀,杨峰,贾亚琴,王苗. 2020

[14]耕作措施对太行山雨养生态区春玉米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冯瑞云,雷梦林,程宏,梅超,王慧杰,石红卫. 2020

[15]不同苗龄移栽对山西早熟区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赵聪,张伟,韩彦龙,姜春霞,刘化涛,张冬梅,黄明镜,黄学芳,刘恩科. 2015

[16]春玉米区域专用肥研制及其应用效果. 郭军玲,王永亮,郭彩霞,张强,杨治平. 2014

[17]不同种植模式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赵丽,郭虹霞,王创云,邓妍,王陆军,张丽光,李永平,王美霞,王晋. 2015

[18]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氮源配比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王永亮,王琦,杨治平,郭军玲,郭彩霞. 2017

[19]不同模式下春玉米物质生产与群体光合性能研究(英文). 王永亮,梁志英,杨治平,郭军玲,郭彩霞,王琦. 2016

[20]三种肥力水平土壤施肥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闫翠萍,杨萍果,孙树荣.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