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秋水仙素加倍玉米单倍体胚性愈伤组织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高科 1 ; 陈琦 2 ; 孟鑫 2 ; 林海建 2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单倍体;胚性愈伤组织;秋水仙素;化学加倍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1606-16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玉米单倍体胚性愈伤组织为遗传转化受体,结合化学加倍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纯合稳定的个体,加快转基因植株的纯合时间。本研究基于二倍体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方法,获得玉米单倍体愈伤组织,并分析了单倍体愈伤组织检出率,不同继代次数后的褐化率和死亡率,以及二倍体愈伤组织与单倍体愈伤组织的生长速率等重要指标。同时,采用0.005%~0.03%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愈伤组织,分析处理后单倍体愈伤组织的死亡率,成株后的散粉率,大花药(花粉活力强)植株比率,结实率以及结实大于5粒的植株比率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二倍体愈伤组织诱导方法,能够正常诱导出单倍体胚性愈伤组织,单倍体愈伤组织检出率为4.2%,与诱导系MT-1对自交系18-599(红)的诱导率相当。单倍体愈伤组织的褐化率和死亡率均与同继代次数下的二倍体愈伤组织褐化率存在一定差异,且继代3次后的单倍体愈伤组织褐化率和死亡率最高。以愈伤组织直径为参考,单倍体愈伤组织的生长速率低于二倍体愈伤组织,在生长早期可作为判断单倍体和二倍体愈伤组织的重要参考指标。经不同浓度和时间的秋水仙素处理后,单倍体愈伤组织的散粉率、大花药植株比率、结实率以及结实大于5粒植株比率随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而存活率和小花药(活力较低或无活力)比率随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由此表明,秋水仙素处理可提高玉米愈伤组织成株后的散粉率和结实率,结实率的提高又取决于大花药比率的提高。本研究综合分析了玉米单倍体愈伤组织诱导及加倍过程中的诸多因素,筛选出0.01%秋水仙素处理12 h和0.02%秋水仙素处理3 h作为玉米单倍体愈伤组织加倍的较优处理模式。

  • 相关文献

[1]白鹤芋胚性细胞悬浮培养和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于波,刘金梅,刘晓荣,刘小飞,廖飞雄. 2015

[2]黑鹅绒海芋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刘小飞,孙映波,黄丽丽,杨钰钗,朱根发,于波. 2023

[3]荔枝花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倍性检测. 梅新,易干军,蔡礼鸿. 2006

[4]利用未成熟种子建立野生阿宽蕉胚性细胞悬浮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魏岳荣,黄学林,黄秉智,杨护,邱继水,许林兵. 2006

[5]半支莲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及鉴定. 王真,陈道明,李春燕,刘瑞雪,汤明月,胡惠蓉. 2010

[6]秋水仙素对刺葡萄植株形态的影响. 石雪晖,徐小万,杨国顺,王先荣,刘昆玉,倪建军,熊兴耀,钟晓红. 2008

[7]剑麻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张世清,陈河龙,刘巧莲,高建明. 2019

[8]秋水仙素处理桑树杂种实生苗诱导四倍体植株的研究. 郭展雄,王穗虹,苏大道,吴进义,陈璞华. 1989

[9]秋水仙素诱导冬瓜多倍体的初步研究. 谢大森,张钢,彭庆务,何晓明,刘文睿. 2011

[10]水稻体细胞同源四倍体的人工诱导及遗传特性研究. 黄慧君,黄道强,刘丽娴,周汉钦,林青山,张俊英. 1995

[11]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贡蕉的多倍体诱导. 彭静,魏岳荣,盛鸥,易干军,熊兴华,劳世辉,邓夫平. 2010

[12]芦笋四倍体诱导、倍性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陈春桦,高建明,刘巧莲,陈河龙,张世清,易克贤,汪平,郑金龙. 2014

[13]秋水仙素诱导抗枯1号香蕉多倍体试验. 谭平,唐晓华,劳世辉,魏岳荣,洪林.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