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河南省油菜遗传改良进展与生产效果(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家成 1 ; 张书芬 1 ; 张书法 1 ; 王建平 1 ; 文雁成 1 ; 何俊平 1 ; 曹金华 1 ; 蔡东芳 1 ; 赵磊 1 ; 王东国 1 ; 隋天显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唐河县种子技术服务站

关键词: 油菜;遗传改良;杂种优势;双低;种质创新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979-983+1006

摘要: 综述了河南省油菜遗传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的研究进展及其主要成效,以期为今后的油菜遗传育种工作提供技术指导。针对近年来油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生产成本偏高、专用型品种缺乏、保健型油脂需求旺盛等问题,及时调整了育种目标,在高产、优质、抗病的基础上,又开辟了高油、高油酸、适应机械化、耐迟播等新的研究方向;在育种技术上加强了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高效技术体系;加强了优异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创制和建立了稳定的高油、高油酸、低亚麻酸、抗寒、抗旱、抗裂荚、花色变异等各具特色的育种群体和新的种质资源;育成了一批强优势双低(即低芥酸、低硫苷)油菜杂交种和高油双低新品种,其在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为油菜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03-2015年,河南省油菜平均产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49%。本文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并进行了展望。

  • 相关文献

[1]河南省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主要成效. 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张书法,何俊平,曹金华,蔡东芳,赵磊. 2016

[2]河南省油菜育种研究进展. 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朱家成,赵磊. 2009

[3]甘蓝型双低油菜三系杂交种豫油4号的选育. 田保明,张书芬,宋文光,文雁成,任乐建,王建平,刘建明. 1999

[4]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在小麦新种质创造中的应用. 何盛莲,崔党群,陈军营,陈新建,雷振生,吴政卿,方保停. 2006

[5]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种质创新. 刘章雄,卢为国,常汝镇,邱丽娟. 2008

[6]油莎豆原生质体制备的组织筛选及条件优化. 张向歌,朱雅婧,陆莉莉,宋万献,张新友,胡海燕,于美琴,李居政,王会伟. 2023

[7]挖掘利用近缘野生种质 加强花生种质创新. 张新友. 2012

[8]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与策略. 刘志勇,张怀志,白斌,李俊,黄林,徐智斌,陈永兴,刘旭,曹廷杰,李淼淼,陆平,吴秋红,董玲丽,韩玉林,殷贵鸿,胡卫国,王西成,赵虹,闫素红,杨兆生,畅志坚,王涛,杨武云,刘登才,李洪杰,杜久元. 2024

[9]中国苜蓿品种的选育与研究. 王雪,李志萍,孙建军,冯长松,李绍钰. 2014

[10]MYB转录因子在植物抗旱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李君霞,代书桃,陈宇翔,朱灿灿,秦娜,宋迎辉,王春义,芮战许,梁秋芳,李符,王生轩. 2020

[11]1978-200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成效研究Ⅲ.抗枯、黄萎病及农艺性状的改良. 唐中杰,李武,谢德意. 2011

[12]河南省60a来小麦品种株型和光合特性的遗传改良研究. 常萍,张煜,张建周,胡琳. 2016

[13]关中地区小麦品种产量与产量结构遗传改良的研究. 许为钢,胡琳,吴兆苏,盖钧镒. 2000

[14]1986-2022年河南省夏棉品种遗传改良成效. 李武,薄晓培,赵付安,吕淑平,聂利红,王红卫,杨晓杰. 2024

[15]1978-200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成效研究Ⅰ.产量性状的改良. 唐中杰,李武,谢德意. 2010

[16]关中小麦品种同化物积累分配特性与源库构成遗传改良的研究. 许为钢,胡琳,吴兆苏,盖钧镒. 1999

[17]1978-200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成效研究Ⅱ.纤维品质的改良. 唐中杰,李武,谢德意. 2011

[18]黄河鲤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 王延晖,张芹,王冰柯,张玲,杨兴丽,周晓林,冯建新. 2024

[19]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WANG Zhen-hua,王振华,ZHANG Xin,张新,ZHANG Qian-jin. 2008

[20]河南烤烟重要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研究. 孙计平,李雪君,吴照辉,孙焕,李旭辉,侯咏.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