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雷亚柯 1 ; 张建航 1 ; 展世杰 1 ; 邓陈威 1 ; 王伟杰 1 ; 张俊 1 ; 杨亚洲 1 ; 马振威 1 ; 贾朝阳 1 ;
作者机构: 1.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花生;农艺性状;生理特性;春种;栽培模式;豫东地区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3 期
页码: 15-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探明豫东地区春播花生适宜的人工播种和机械播种模式,为提升豫东地区花生种植效益、推动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8(4×2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播种密度、每穴种子数、包衣剂用量、起垄高度和底肥用量 5个因素对花生株高、总分枝数、倒伏率、单株无效果针数、单株饱果数、单株秕果数、单株饱果率、单株果重、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荚果产量和叶片SPAD值等方面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栽培因素与荚果产量的相关性.[结果]增加花生播种密度可显著促进株高,加重倒伏,显著降低总分枝数、单株饱果数、单株秕果数和单株果重;荚果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最佳播种密度为 21万穴/hm2.与每穴种子数 1粒相比,2粒可显著提升株高和荚果产量,但显著降低总分枝数、无效果针数、单株饱果数、单株秕果数、单株果重和百果重.种子包衣可显著提高荚果产量和单株果重.起垄种植可显著提高单株果重和百仁重,但显著降低株高.适当减少底肥用量对花生各农艺性状均无显著影响.每穴种子数、包衣剂用量、种植密度和底肥用量均与荚果产量正相关,其中,每穴种子数与荚果产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起垄高度与荚果产量呈负相关,未达显著水平.8种种植模式(P1~P8)在株高、总分枝数、无效果针数、单株饱果数、单株秕果数、单株果重、百果重和荚果产量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倒伏率、百仁重、出仁率和生长后期叶片SPAD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人工播种模式下P4 处理和机械播种模式下P5 处理的荚果产量均最高,分别达 5401.65 kg/hm2 和 5024.40 kg/hm2.[结论]综合考虑花生产量和投入成本,豫东地区春播花生最佳种植模式:人工播种为密度 18万穴/hm2,2粒/穴,种子包衣,起垄,底肥复合肥料硫酸钾用量102.0 kg/hm2;机器播种为密度21万穴/hm2,1粒/穴,种子包衣,起垄,底肥复合肥料硫酸钾用量102.0 kg/hm2.
- 相关文献
[1]施锌和遮阴对花生叶片生理特性、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毛家伟,李亮,余琼,王亚宁,李国平,余辉. 2018
[2]花生网斑病对豫花15号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锦辉,汤丰收,赵志芳,李洪连. 2002
[3]磷锌配施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索炎炎,张翔,司贤宗,余琼,毛家伟,李亮,王亚宁,余辉. 2018
[4]不同花生品种抗旱生理特性的差异. 张俊,刘娟,汤丰收,臧秀旺,张忠信,苗利娟,徐静. 2015
[5]河南省夏直播花生2012年区域试验分析. 张忠信,韩锁义,徐静,刘华,张俊,秦利. 2013
[6]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殷冬梅,张新友,崔党群. 2005
[7]河南省育成花生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及农艺性状分析. 董文召,张新友,汤丰收,韩锁义. 2011
[8]河南省龙生型花生农家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分化. 黄冰艳,张新友,苗利娟,董文召,高伟,臧秀旺,汤丰收. 2012
[9]氮肥调控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李芬,李秀杰,郭怀刚,金迪,艾堂顺,吴亚滨. 2023
[10]河南省花生农家品种资源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 苗利娟,张新友,黄冰艳,董文召,汤丰收,刘娟,张俊,刘华,齐飞艳. 2016
[11]棉花套播最优栽培模式研究. 孙书安,信愉平,孟菊茹. 1993
[12]不同栽培模式冬小麦物质积累转运及光热资源利用研究. 姜丽娜,李金娜,齐红志,岳影,张雅雯,朱娅林,李春喜. 2018
[13]河南省西红花"二改一"栽培模式探索. 杨红旗,鲁丹丹,安素妨,梁慧珍,郝仰坤. 2021
[14]河南西红花-玉米轮作栽培模式探索. 杨红旗,李春明,安素妨,鲁丹丹,梁慧珍,郝仰坤. 2022
[15]夏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卫双玲,张体德,卫文星,焦宏廷,毛建平. 2001
[16]胡萝卜+洋葱栽培模式. 张新岭,李海,梅军辉. 2005
[17]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生育后期的防御酶活性及灌浆特点的研究. 李兰真,赵会杰,杨会武,杨会民. 1998
[18]液体地膜覆盖对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青华,黄勇,王培中,达龙珠,马二培. 2005
[19]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 介晓磊,杨先明,刘世亮,化党领,刘芳. 2011
[20]不同温光型专用小麦品种花后旗叶生理与籽粒淀粉积累特性. 张嫚,周苏玫,张甲元,张洁梅,李磊,李武超,张珂珂,尹钧.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铲齿-双滚筒组合式花生捡拾装置研制
作者:高连兴;梁港平;蔡依琳;冯伟志;杨亚洲;刘娟;杨建刚
关键词:农业机械;收获机;花生;捡拾装置
-
不同储藏方式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张俊;崔亚男;张朋磊;张曼;高伟;刘娟;郝西;刘梦雅;董文召;臧秀旺
关键词:储藏方式;花生;发芽;生理活性
-
河南省花生生产区域变化分析
作者:高伟;张俊;郝西;刘娟;臧秀旺
关键词:河南;花生;区域分布;比较优势;变化分析
-
中国花生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作者:郝西;张俊;高伟;易明林;刘娟;臧秀旺
关键词:花生;成本;收益;中国
-
不同耕作方式对麦后直播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郝西;崔亚男;张曼;张鹏磊;刘梦雅;张俊;高伟;刘娟;刘兵;臧秀旺
关键词:花生;深耕;旋耕;生长发育;产量
-
花生萌发期对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
作者:吕登宇;郝西;苗利娟;于海秋;王玉龙;张俊;董文召;黄冰艳;张新友
关键词:花生;萌发期;低温胁迫;耐低温;生理生化参数;
-
粉垄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花生根系的影响
作者:高伟;张俊;郝西;刘娟;崔亚男;张曼;张朋磊;臧秀旺
关键词:花生;粉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根系;产量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