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侵蚀黑土玉米和大豆根部伴生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喻江 1 ; 范国权 2 ; IKENAGA Makoto 3 ; SAKAI Masao 3 ; 王光华 1 ; 刘晓冰 1 ; 于镇华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3.日本鹿儿岛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LNA-PCR;高通量测序;土壤侵蚀;根部伴生细菌;群落结构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232-2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分析东北侵蚀黑土中大豆和玉米根部伴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促进土壤侵蚀过程中其根部伴生细菌群落结构响应规律的研究,本研究结合LNA-PCR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方法,模拟东北黑土侵蚀土壤,分析玉米播种期和抽穗期、大豆开花期根部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差异。结果表明:土壤表层剥离后大豆根部细菌群落多样性降低,而玉米根部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不显著。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大豆和玉米根部伴生细菌共有的优势菌门。属水平上,Acinetobacter、Rhodanobacter、Steroidobacter和Dyella主要在玉米根部获得,而Bacillus、Arenimonas、Variovorax、Propionibacterium、g<sub>norankp<sub>和CandidatedivisionTM7主要在大豆根部发现。本研究首次发现Candidate division TM7也是植物伴生细菌的成员,其序列主要划分为α、β和γ 3个簇,有97.5%的序列属于α簇。研究证实了植物根部伴生细菌群落结构不仅具有宿主特异性,且易受土壤侵蚀影响。

  • 相关文献

[1]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组成结构对不同耕作模式的响应机制. 宋秀丽,盘雨薇,孙士明,王俊河,靳晓燕,庞爱国,于晓波,金新月,郝天乐,宋翔雨,杨德光. 2022

[2]蚯蚓粪对设施内外玉米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徐洪岩,张微,刘丽,张明爽,于倩倩,姜俊凤. 2024

[3]基于RUSLE的黑土区典型县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王婷,陆忠军,宁静,付斌,辛蕊,黄楠,赵博文. 2023

[4]坡度和耕作措施对土壤侵蚀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姜佰文,赵赛东,魏丹,金梁,李玉梅,郭文义,徐猛,张哲. 2015

[5]东北黑土区不同纬度农田土壤真菌分子生态网络比较. 胡晓婧,刘俊杰,魏丹,朱平,崔喜安,周宝库,陈雪丽,金剑,刘晓冰,王光华. 2018

[6]不同大豆连作年限对黑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株秀,刘俊杰,徐艳霞,张武,米刚,姚钦,王光华. 2019

[7]东北黑土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和网络结构对长期施用化肥的响应. 胡晓婧,刘俊杰,于镇华,魏丹,周宝库,陈雪丽,王光华. 2020

[8]东北黑土微生物群落对长期施肥及作物的响应. 丁建莉,姜昕,关大伟,马鸣超,赵百锁,周宝库,曹凤明,李力,李俊. 2016

[9]杂花苜蓿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郝新艳,赵淑文,刘嘉伟,石蕊,王晓龙,李迎,王晓宇,米福贵. 2023

[10]基于SLAF-seq技术的树莓SNP位点开发. 杨光,孙兰英,李鹏举,段亚东. 2018

[11]民猪肠道菌群特征分析. 张冬杰,张跃灵,王文涛,汪亮,刘娣. 2018

[12]传统中草药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及lncRNA挖掘的应用策略. 白晶,李力恒,孙尧,扈韵绮,付博. 2014

[13]饲喂复合乳酸菌制剂对犊牛粪便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的影响. 包海林,董晨扬,魏曼琳,李明辉,孙芳,巨纪,杜柳,张润泽,晓明. 2023

[14]民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注释. 张冬杰,刘娣,汪亮,何鑫淼,王文涛. 2013

[15]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东北黑土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丁建莉,姜昕,马鸣超,关大伟,赵百锁,魏丹,曹凤明,李力,李俊. 2017

[16]中药转录组学及lncRNA挖掘的应用研究. 白晶,扈韵绮,孙尧,李力恒,孟庆勇. 2013

[17]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大豆根际真菌群落动态变化分析. 任氢欣,曾齐,张必弦,刘秀林,王继华. 2021

[18]长期化肥减量配施秸秆对水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影响. 曾宪楠,王晓慧,孙羽,王麒,宋秋来,梁全喜. 2024

[19]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马铃薯田昆虫种类调查及群落结构特征指数分析. 顾鑫. 2014

[20]DGGE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宋洋,李柱刚.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