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相关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仲义 1 ; 徐艳荣 1 ; 侯宗运 1 ; 焦仁海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农艺性状;产量;遗传贡献率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1 年 23 期

页码: 73-75

摘要: 大豆相关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遗传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表现型方差有不同程度的贡献。荚数对产量的加性贡献率较高,为52.89%,且在4个亲本中对产量的加性效应具有最大贡献,可考虑作为亲本产量加性效应的间接选择指标;对产量加性效应贡献最大的农艺性状因不同亲本而异,表明各亲本具有其独特的遗传和发育特性。荚数对产量的显性遗传方差贡献率较高,为22.45%,且在14个组合中对产量的显性效应具有最大贡献,可作为间接选择组合产量显性效应的指标。

  • 相关文献

[1]大豆在遗传改良过程中某些农艺性状演化的研究进展. 郑洪兵,刘武仁,郑金玉,罗洋,李伟堂,徐克章,陆静梅. 2008

[2]不同氮水平下夏玉米夏大豆间作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孔玮琳,薛燕慧,李进,李冬,梅沛沛,夏海勇. 2018

[3]密度对分枝型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于德彬,张鸣浩,孟凡钢,饶德民,赵婧,张伟,闫晓艳. 2020

[4]不同种植密度对高产型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孙元成,曹霞,孙浩楠,史铎,毛庆丰,叶英杰,邱红梅,李志刚,张卫国. 2023

[5]遇旱灌水和施肥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伟,冯利平,邱强,张宝贵,闫晓艳,张鸣浩. 2010

[6]吉林省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 郑洪兵,徐克章,赵洪祥,李大勇,杨光宇,刘武仁,陆静梅. 2008

[7]1994-2023年全国大豆审定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段明威,陈健,侯云龙,邱红梅,陈亮,崔正果,王跃强,刘德泉. 2025

[8]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对大豆农艺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赵婧,张伟,邱强,李忠鹏,张鸣浩,闫晓艳,杜佃和. 2011

[9]从品种志分析吉林省大豆八十五年来育种方法及农艺特性演变. 张伟,王曙明,邱强,张鸣浩,闫晓艳,李伟,徐洪庆,李岩. 2010

[10]铁胁迫对大豆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包悦琳,陈鸽,王婷婷,张伟,金东淳. 2021

[11]不同大豆品种对氮磷钾肥的响应鉴定研究. 孟凡钢,饶德民,柳伟先,元东林,赵婧,邱强,于德彬,张鸣浩,张伟,闫晓艳. 2020

[12]玉米-大豆带状间作下玉米品种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孟凡凡,王博,刘宝泉,高淑芹,孟凡梅. 2014

[13]不同结荚习性近等基因系大豆肥水反应研究. 侯云龙,高淑芹,孙星邈,邱红梅,王跃强. 2013

[14]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仲义,徐艳荣,孙发明,代秀云. 2011

[15]大豆耐重茬性及其遗传的初步研究. 富健,年海,刘玉芳,孙大敏. 1997

[16]华南大豆重要农艺性状与SSR的关联分析. 王梓钰,年海,宋恩亮,杨春明,王新风,马巍,富健. 2015

[17]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大豆根系分布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孟凡钢,李羽,张伟,谭国波,邱强,赵婧,张鸣浩,闫晓艳. 2016

[18]大豆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仲义,鄂成林,孙发明,徐艳荣. 2012

[19]不同生态环境下大豆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 颜秀娟,李明姝,王志国,李楠,孙星邈. 2013

[20]吉林省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间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蔡春,马铃铃,安明哲,姚丽颖,孟凡凡,范旭红,张云峰,孙星邈,王明亮,王曙明,郑宇宏.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