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淮安地区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香华 1 ; 汪立新 1 ; 熊战之 1 ; 付佑胜 1 ; 赵桂东 1 ; 李茹 1 ; 郭小山 1 ; 刘伟中 1 ; 周长勇 1 ; 王宏宝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科技

ISSN: 1001-0106

年卷期: 2011 年 01 期

页码: 103-104

摘要: 在明确了淮安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规律和影响流行因子的前提下,笔者结合该地区小麦生产实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防治小麦白粉病应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小麦生产实践。

  • 相关文献

[1]草莓无害化栽培主要病害防治技术探讨. 霍恒志,糜林,李金凤,万春雁,陈雪平. 2013

[2]秸秆还田后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孙厚俊,赵永强,杨冬静,徐振,张成玲,谢逸萍. 2016

[3]徐淮地区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陈香华,赵桂东,李茹,熊战之,王宏宝,付佑胜,周长勇,刘伟中,郭小山,汪立新. 2013

[4]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陈香华,汪立新,熊战之,付佑胜,赵桂东,李茹,郭小山,刘伟中,周长勇,王宏宝. 2010

[5]江苏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 周益军,程兆榜,范永坚,王朝辉,张文荟,吴淑华. 2001

[6]浅谈黄淮麦区小麦病害防治技术. 陈凤,樊继伟,郭明明,赵雪君,李强,孙中伟,王康君,张广旭. 2017

[7]蚜粉克星防治小麦穗蚜兼治白粉病的试验. 赵桂东,李茹,周玉梅,朱海波. 2000

[8]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9]30%多·酮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及白粉病田间试验. 姬勇,陈太虎,付佑胜. 2008

[10]11%氰·唑酮乳油兼治小麦蚜虫和白粉病药效试验. 赵桂东. 2010

[11]4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张凯,曹凯歌,刘伟中,赵桂东,付佑胜. 2019

[12]一个成株抗白粉病小麦-簇毛麦T2DS·2V#6L易位系的选育. 侯富,金银禹,张婷,王洋,孔令娜,张瑞奇. 2024

[13]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定位. 姚景侠,程本旭. 1989

[14]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CC09菌株在小麦叶部的定殖能力及其防治白粉病效果研究. 杨洪凤,薛雅蓉,余向阳,刘常宏. 2014

[15]喹菌灵防治小麦赤敏病和白粉病的效果. 王裕中,舒思清. 1992

[16]引进小麦白粉病二线抗源的鉴定与改良利用. 蔡士宾,程顺和,吴纪中,颜伟. 2005

[17]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双抗抗源的初步鉴定. 刘朝晖,张旭,李浩兵,姚景侠,史建荣,王裕中,陈怀谷. 1999

[18]林农间作对小麦、水稻主要病虫发生与分布情况的影响. 夏礼如,王永霞,于海艳,李小艳,王春梅. 2009

[19]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的影响. 陈荣振,井长勤,冯国华,刘东涛,张会云. 2003

[20]江苏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协同防控技术. 陈香华,蒋守华,熊战之,李茹,付佑胜,周长勇,汪立新,段亚冰,周明国,赵桂东.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