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树冠结构对间作区域光环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雯 1 ; 谢辉 1 ; 张平 2 ; 钟海霞 1 ; 张付春 1 ; 庄红梅 1 ; 杨磊 1 ; 徐叶挺 1 ; 龚鹏 1 ;

作者机构: 1.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2.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所

关键词: 扁桃||小麦间作;树冠结构;光谱;光合有效辐射;扁桃树;冬小麦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6 年 24 卷 06 期

页码: 753-7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研究了作物、果树间作模式下果树树冠结构对间作作物区域光环境的影响,为果粮间作模式下适宜果树高光效树形结构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以南疆地区扁桃(10 a)||冬小麦间作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扁桃树形分为疏散分层形、开心形、高干形、小冠半圆形4个树形处理,以非间作的冬小麦大田为对照,于冬小麦灌浆期对间作区域不同波段辐射强度、光谱组成和光合有效辐射(PAR)日变化规律进行分区测定。结果表明:1)各树形对应间作区域光环境优劣程度从高至低依次为小冠半圆形、高干形、开心形、疏散分层形,几个树形处理间作区域总辐射强度平均值分别为对照的55.63%、46.54%、37.87%和28.76%,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依次为自然光对照的55.84%、44.57%、35.52%和26.40%;2)与自然光对照相比,间作区域各波段光照辐射强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PAR、蓝紫光、黄绿光和红橙光区域消减幅度高于总辐射平均值,紫外、近红外和远红外区域消减幅度低于总辐射平均值。以疏散分层形西侧冠下区为例,该区域总辐射消减为自然光的11.37%,蓝紫光、黄绿光、红橙光和光合有效辐射分别消减至对照的7.98%、8.42%、8.62%和8.30%;紫外光、近红外和远红外分别消减至对照的12.30%、15.94%和23.00%;3)光质参数中"红橙光/远红外"比值对树冠结构特征变化敏感度高,变异系数为23.34%,可作为对间作区域光环境评价的主要指标;4)冠幅、干高、树高、有无主干等树冠结构指标对间作区域特别是东侧区域的PAR日变化趋势影响大。综合以上结果,南疆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控冠、提干、落头等整形修剪措施能够改善间作区域的光照条件,以采用小冠半圆形树形间作区域光环境最优。

  • 相关文献

[1]新疆冬小麦不同产量群体冠层光截获与干物质分布特性分析. 王立红,张宏芝,李剑峰,王重,高新,时佳,张跃强,樊哲儒,赵奇. 2021

[2]核麦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乔旭,雷钧杰,陈兴武,赵奇,张宏芝,黄天荣,李广阔. 2012

[3]果麦间作系统小气候特征研究. 黄爱军,乔旭,陈兴武,雷钧杰,赵奇,张宏芝,王美,张金汕,赛力汗·赛. 2013

[4]浮尘天气对墨玉河流域葡萄叶片光合及水势的影响. 张付春,潘明启,麦麦提阿卜拉·麦麦提图尔荪,张雯,钟海霞,李团结,高达辉,伍新宇. 2018

[5]种植模式与灌溉定额对机采长绒棉冠层不同层次光截获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王心,林涛,崔建平,张鹏忠,汤秋香,郭仁松,王亮,邵亚杰. 2024

[6]种植模式对机采棉冠层光能利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昊,林涛,汤秋香,崔建平,郭仁松,王亮,郑子漂. 2021

[7]水氮运筹对伊犁河流域新垦土壤冬小麦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 许咏梅,刘骅,迪力夏提,依里哈木,罗新湖,孟凤轩,马兴旺. 2012

[8]不同基因型冬小麦抗旱性鉴定及相关抗旱指标分析. 曹俊梅,周安定,吴新元,张新忠,芦静,黄天荣,高永红. 2012

[9]遮阴对南疆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宏芝,艾孜孜·居来提,崔月,赵奇,王立红,王重. 2018

[10]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崔新菊,赵奇,尤明山,王彩荣,彭云承,董世磊. 2010

[11]南疆风沙区小麦保护性耕作播种方式研究. 牛新湘,马兴旺,杨金钰,汪玉河,巴吾东,艾斯图拉,马雪琴. 2009

[12]冬小麦幼苗期初生根生长的基因型差异. 薛丽华,王志敏,张英华. 2013

[13]冬小麦节水高产灌溉模式研究初报. 李寿山,陈兴武,赛力汗,赵奇,雷均杰. 2006

[14]滴灌条件下不同冬小麦品种物质生产特性的差异. 薛丽华,胡锐,赛力汗,雷钧杰,乔旭,陈兴武. 2013

[15]不同滴水量对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及耗水特征的影响. 薛丽华,陈兴武,胡锐,谢小清,段丽娜. 2014

[16]遮阴对南疆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宏芝,艾孜孜·居来提,崔月,赵奇,孔德鹏,胡爱芝,王立红,王重,张跃强,樊哲儒,李剑峰. 2019

[17]氮肥运筹对滴灌冬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永强,齐晓晓,张璐,董慧云,陈传信,赛力汗·赛,薛丽华,陈兴武,雷钧杰. 2020

[18]新疆冬小麦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特性分析. 王立红,张宏芝,王重,李剑峰,高新,时佳,焦阳,韩雪,樊哲儒,赵奇. 2020

[19]一体化匀播技术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永强,方辉,范贵强,陈传信,陈兴武,雷钧杰,赛力汗·赛,薛丽华. 2020

[20]新疆滴灌冬小麦灌溉量对产量形成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赛力汗·赛,张永强,薛丽华,梁玉超,雷钧杰,陈兴武,王志敏.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