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广东省乡镇家栖鼠形动物种类结构及季节繁殖的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涛 1 ; 冯志勇 2 ; 陈戊申 3 ; 张世炎 1 ; 梁练 1 ; 麦海 1 ; 胡杰 1 ; 梁文佳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湛江鼠疫防治研究所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鼠形动物;逐日捕鼠;妊娠率;灭鼠

期刊名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ISSN: 1003-4692

年卷期: 2009 年 20 卷 04 期

页码: 295-29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了解广东省家栖鼠形动物种类构成及在不同季节的繁殖情况,为科学灭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每月选择1个乡镇,采取逐日捕鼠方法,实施监测和调查。同时将捕获的鼠形动物进行鉴定及解剖,观察并记录妊娠情况。结果广东省乡镇居民区鼠形动物的笼捕率平均为9.98%,其中鼠类的笼捕率为4.98%;鼠形动物种群构成比分别为褐家鼠48.73%、黄胸鼠15.50%、臭鼩鼱35.17%、小家鼠0.59%;其中褐家鼠年平均妊娠率为4.06%,平均每胎妊娠胎仔数为5.35只;黄胸鼠年平均妊娠率为5.63%,平均每胎妊娠胎仔数为2.76只;臭鼩鼱年平均妊娠率为15.00%,平均每胎妊娠胎仔数为3.32只。结论在城镇居民区褐家鼠和臭鼩鼱已成为绝对优势种,小家鼠为少见种;褐家鼠和黄胸鼠的繁殖期一年有春秋季2个高峰,其中春季的繁殖高峰超过秋季,但褐家鼠在8月还有一个小的繁殖高峰。臭鼩鼱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也有2个高峰,其中前峰出现在3-6月,后峰在10-11月。鼠密度也呈现春秋两季的高峰期。广东省需实施春秋两季的灭鼠。

  • 相关文献

[1]栖息地灭鼠研究. 黄秀清,冯志勇,颜世祥,吴金灵,吴城伟,莫志鸿.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