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土壤各形态磷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欣欣 1 ; 廖文华 1 ; 刘建玲 1 ; 张伟 1 ; 曹彩云 2 ; 郭丽 2 ;

作者机构: 1.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潮土;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秸秆还田;有效磷;无机磷形态

期刊名称: 土壤学报

ISSN: 0564-3929

年卷期: 2016 年 53 卷 03 期

页码: 779-7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黄淮海低平原区潮土上33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采用蒋柏藩―顾益初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长期不同氮磷用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全磷、有效磷(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淮海低平原区潮土上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P2O5用量0~240 kg hm~(-2),随磷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Olsen-P、无机磷总量及无机磷中Ca2-P、Ca8-P、Al-P和Fe-P均显著增加,O-P和Ca10-P无显著变化;当土壤输入磷量低于作物输出磷量时,无论秸秆还田与否,土壤全磷、无机磷总量、Olsen-P和无机磷中除Ca8-P外的其他各形态磷均无显著变化;当土壤输入磷量高于作物输出磷量时,随秸秆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Olsen-P和无机磷中的Ca2-P、Ca8-P、Al-P均显著增加,其中以Olsen-P增幅最大,无机磷中以Ca2-P增幅最大,其次为Ca8-P,再次为Al-P;土壤磷素盈余和亏缺量与土壤中各磷形态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 相关文献

[1]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刘学彤,郑春莲,曹彩云,党红凯,马俊永,李科江. 2021

[2]河北省潮土长期定位施钾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 贾良良,韩宝文,刘孟朝,李春杰,邢素丽,孙彦铭. 2014

[3]华北平原长期秸秆还田潮土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刘学彤,曹彩云,党红凯,马俊永,李科江,郑春莲,李月英. 2025

[4]温室滴灌条件下施用鸡粪和磷肥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刘志平,武雪萍,李若楠,郑凤君,张孟妮,李生平,宋霄君. 2019

[5]12年连续施用秸秆和钾肥对土壤钾素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邢素丽,刘孟朝,韩保文. 2007

[6]土壤中铵的固定与温度的关系及调控. 贾树龙,唐玉霞,孟春香,张贵民. 2000

[7]长期施钾和秸秆还田对河北潮土区作物产量和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 孙丽敏,李春杰,何萍,刘孟朝,胡景辉. 2012

[8]控释氮肥用量对环渤海潮土区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刘全凤,刘永震,曹金锋,杨振立,翟玉柱,赖德强,孙一,刘贞贞. 2018

[9]褐土和潮土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研究. 唐玉霞,王慧敏,刘巧玲,孟春香,贾树龙. 2006

[10]长期秸秆深翻还田及养分管理对潮土有机碳矿化影响. 聂浩亮,杨军芳,杨云马,黄少辉,张静,王敬霞,杨慧敏,杨文方,邢素丽,贾良良. 2024

[11]秸秆还田对河北省滨海盐碱地理化性质及棉花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Feng Guoyi,冯国艺. 2015

[12]谷子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董立,宋银芳,马继芳,郑直,李志勇,刘磊. 2009

[13]秸秆直注深埋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王瑞丽,柴佳佳,许方剑,冯指名,李超,于帅,于锦,杨志杰. 2019

[14]冀东稻区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与防伤苗措施. 杜琪,张薇,耿雷跃,邹拓,孟令启,李建广,韩民利,赵辉,张启星. 2020

[15]河北省典型土壤磷库状况及对长期施磷和秸秆还田的响应. 黄欣欣,廖文华,刘建玲,贾良良,刘孟朝,杨云马,杨羚. 2017

[16]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溶磷特性的影响. 范丙全,刘巧玲. 2005

[17]小麦、夏玉米两茬秸秆还田不同耕作方式施肥技术研究. 刘海忠,王保强,武玉华,徐有,张庆江. 2004

[18]棉花秸秆还田机具的特点及其使用技术要点. 赵存鹏,赵贵元,郭宝生,耿军义,耿香利. 2016

[19]生态有机肥配施对滨海盐渍化土壤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晓东,鲁雪林,吴哲,王秀萍,刘广明,陶树明,刘雅辉,韩建均. 2021

[20]秸秆还田对滨海盐碱地棉苗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冯国艺,张谦,王树林,祁虹,杜海英,李智峰,梁青龙,林永增.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