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棉铃虫成虫体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丽华 1 ; 牛宝龙 1 ; 刘岩 1 ; 沈卫锋 1 ; 翁宏飚 1 ; 陈金娥 1 ; 孟智启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关键词: 棉铃虫;体色突变体;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0 年 24 卷 01 期

页码: 192-1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棉铃虫常规饲养种群中发现一种成虫体色突变体,该突变体腹、翅颜色与野生型显著不同,用杂交试验对该突变体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突变体与野生型正反交F1代成虫体色均显示野生型色;F2代成虫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分离比为3.23∶1;回交BC1代中野生型和突变体分离比为1.13∶1;F2代中的突变体自交,后代全部表现为突变。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成虫体色突变体属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性状。

  • 相关文献

[1]棉铃虫成虫体色突变体的发现及其遗传分析. 何丽华,牛宝龙,齐晓朋,翁宏飚,沈卫峰,刘岩,王守先,孟智启. 2007

[2]两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对棉铃虫毒性研究. 陈琳,戴芬,柳建国,王强. 2003

[3]棉铃虫成虫野生型与体色突变体的蛋白组成比较. 何丽华,刘培刚,陈金娥,刘岩,王永强,孟智启. 2012

[4]棉铃虫HaKettin1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谱. 齐晓朋,牛宝龙,何丽华,翁宏飚,刘岩,沈卫峰,孟智启. 2008

[5]棉铃虫性染色体两种分子标记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牛宝龙,翁宏飚,何丽华,沈卫锋,孟智启. 2007

[6]人工饲养条件及辐照对棉铃虫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顾伟平,夏大荣,翁宏飚,牛宝龙,孟智启. 2004

[7]氟铃脲对棉铃虫生物测定及其交互抗性研究(英文). 王强,AlanRMcCaffery. 1999

[8]棉铃虫磷酸甘油醛异构酶基因Hatpi的克隆及分析(英文). 刘岩,齐晓朋,牛宝龙,翁宏飚,陈金娥,何丽华,沈卫锋,孟智启. 2009

[9]棉铃虫腺苷酸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牛宝龙,翁宏飚,何丽华,沈卫锋,齐晓朋,刘岩,孟智启. 2008

[10]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性特征和精子的发生. 陈大福,牛宝龙,翁宏飚,孟智启. 2004

[11]苯甲酰基脲类和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 戴芬,吴声敢,王强,赵学平,吴长兴. 2000

[12]棉铃虫辐射不育效应研究. 顾伟平,杨荣新,夏大荣,张严峻. 2000

[13]AcNPV对棉铃虫的感染试验. 何丽华,翁宏飚,牛宝龙,沈卫锋,孟智启. 2006

[14]稻米蒸者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张小明,王仪春. 2002

[15]大麦离体诱变后代中一个早熟突变的发生及遗传分析. 徐忆中,陈世明,杨建明,沈秋泉. 1996

[16]来源于疣粒野生稻的白叶枯病新抗源的鉴定. 宁茜,张维林,黄佳男,阎轶峰,严成其,杨玲. 2014

[17]辣椒CMS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叶青静,阮美颖,王荣青,姚祝平,李志邈,万红建,程远,杨悦俭,周国治. 2017

[18]低酚棉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其育种问题. 朱乾浩. 1993

[19]转mCherry基因水稻的遗传分析及T-DNA整合位点的研究. 李亚丽,刘中来,周洁,徐国娟,瞿绍洪. 2012

[20]青花菜茎粗性状的遗传及QTL定位分析. 虞慧芳,戚自荣,陈纪算,王建升,盛小光,赵振卿,沈钰森,顾宏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