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磊 1 ; 孔丽丽 1 ; 侯云鹏 1 ; 尹彩侠 1 ; 赵胤凯 1 ; 刘志全 1 ; 徐新朋 1 ;
作者机构: 1.农业农村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黑土;控释氮肥;掺混比例;增产量;氮素利用率;氮素表观损失量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2 年 28 卷 012 期
页码: 2201-22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配合施用是东北黑土区实现轻简化施肥的有效技术途径之一.研究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适宜的掺混比例,以实现氮肥一次性施用获得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利用.[方法]于2017-2019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以玉米品种'富民108'为试材,在施N210kg/hm2条件下,共设置6个普通尿素与控释氮肥掺混比例处理,分别为:10∶ 0(RU)、8∶ 2(CRU20%)、6∶ 4(CRU40%)、4∶ 6(CRU60%)、2∶ 8(CRU80%)、0∶ 10(CRU100%),并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于玉米主要生育期调查植株生物量、氮含量和土壤无机氮含量,并于成熟期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计算作物氮积累量、氮素利用率和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平衡状况.[结果]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掺混各处理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均高于RU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P<0.05),其中以CRU60%处理增幅最高,3年平均产量提高了 17.3%.与RU处理相比,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掺混显著提高了玉米开花期至成熟期土壤无机氮含量,增加了开花期至成熟期氮素积累及其占总生育期氮素积累比例,进而提高了玉米开花后氮素积累对籽粒氮的贡献率.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掺混各处理氮素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随控释氮肥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其中以CRU60%处理最高,较RU处理分别提高36.1%、66.9%和17.3%.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平衡状况表明,氮素表观损失量随控释氮肥比例的增加先降后升,以CRU60%处理氮素表观损失量最低,较RU处理降低了 28.8%.将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掺混比例与产量、氮素利用率、土壤无机氮含量和氮素表现损失量分别进行拟合,得出当控释氮肥的掺混比例为63.4%时,玉米理论产量最高,为11059 kg/hm2,相对应的氮素回收率为42.4%、农学利用率为17.1 kg/kg、偏生产力为53.2 kg/kg;土壤无机氮含量为20.8 mg/kg;3年累计氮素表观损失量为223.1 kg/hm2;其结果与得到最高产量处理(CRU60%)相对应的玉米产量、土壤无机氮含量和氮素利用率结果相近.以理论最佳控释氮肥比例的95%作为置信区间,求得适宜控释氮肥掺混比例为61%~67%.[结论]在东北黑土区,60%控释氮肥与40%普通尿素配合一次施用可提高玉米生育后期土壤无机氮供应能力,促进玉米氮素吸收,进而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并降低氮素损失量.
- 相关文献
[1]控释氮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 高明,田子玉,蔡红梅,高峰,刘晓娟,王瑞荣. 2012
[2]控释氮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 尹彩侠,孔丽丽,侯云鹏,秦裕波,谢佳贵,王秀芳,张宽. 2011
[3]控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秦裕波,李前,徐晨,刘志全. 2021
[4]控释氮肥适量减施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肖艳华,赵胤凯,刘慧涛,万成山. 2023
[5]控释氮肥在土壤中的释放特征及其对春玉米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尹彩侠,李前,孔丽丽,侯云鹏,秦裕波. 2016
[6]吉林黑土区基于玉米高产和环境友好的增效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杨建,张之鑫,武巍,宋志锋,钱雪燕,张磊,李海燕. 2024
[7]长期定位施肥玉米生育期内微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 吴海燕,范作伟,孙甜田,彭畅,高洪军. 2016
[8]吉林中部黑土区玉米高产栽培土壤培肥技术研究. 张梅,任军,郭金瑞,闫孝贡,刘剑钊,蔡红光,边秀芝. 2011
[9]吉林省中部黑土区玉米吨粮田技术集成. 陈延玲,高强,王贵满,李刚,赵丽娟. 2013
[10]用RothC-26.3模型模拟玉米连作下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碳的影响. 杨学明,张晓平,方华军,朱平,任军,王立春,梁爱珍. 2003
[11]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黑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李明松,张洪梅,朱平,高云航,刘淑霞. 2017
[12]黑土区高产土壤培肥与玉米高产田建设研究. 任军,边秀芝,郭金瑞,闫孝贡,刘剑钊. 2008
[13]保护性耕作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生物肥力与化学肥力的相关性研究. 吴海燕,金荣德,范作伟,徐凤双,赵兰坡. 2010
[14]吉林省不同肥力黑土玉米平衡施肥研究. 石玉海,许东恒,王立春. 2010
[15]施肥对黑土玉米田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影响. 陆水凤,秦治家,朱平,张红梅,高云航,刘淑霞. 2018
[16]长期玉米连作下不同产量水平0-100 cm土层黑土与淡黑钙土理化性状差异. 袁静超,刘剑钊,程松,张水梅,张洪喜,刘松涛,任军,梁尧,蔡红光. 2021
[17]长期施肥对黑土养分供应能力和土壤生产力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李强,朱平. 2010
[18]长期秸秆还田对黑土碳氮及玉米产量变化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朱平,付菊升. 2011
[19]东北典型黑土种植密度与施钾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调控效应. 陈一昊,孔丽丽,侯云鹏,尹彩侠,张磊,赵胤凯,刘志全. 2023
[20]吉林省中部黑土区玉米氮肥效应研究. 侯云鹏,孔丽丽,秦裕波,尹彩侠,张国辉,王蒙,张宽,王秀芳,谢佳贵.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东北薄层黑土区协调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的氮肥一次性投入阈值
作者:孔丽丽;尹彩侠;张磊;刘志全;侯云鹏;高洪军;徐新朋
关键词:黑土区;玉米产量;环境效应;控释氮肥;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平衡
-
吉林省半干旱地区滴灌玉米的磷肥用量研究
作者:孙博;吴振洋;秦裕波;李前;赵胤凯;刘志全;王蒙
关键词:半干旱区;膜下滴灌;玉米;产量;磷素吸收转运
-
吉林黑土区基于玉米高产和环境友好的增效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作者:杨建;张之鑫;武巍;宋志锋;钱雪燕;张磊;李海燕
关键词:玉米;黑土区;增效氮肥;氮素利用率;氮素平衡
-
种植密度对水稻湿润覆膜栽培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孙日丹;孙海波;赵鑫;贾立辉;丁博;李善龙;李涛;曹铁华;郭盛楠;张磊;梁烜赫
关键词:水稻;种植密度;湿润覆膜;群体结构;产量;影响
-
不同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赵鑫;张磊;武俊男;梁烜赫;李善龙;李涛;李雨桐;江登宇;闫寒;贾立辉;李海燕;曹铁华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作物生长;土地利用效率
-
东北半干旱区浅埋滴灌下玉米高产高效的尿素硝酸铵溶液投入阈值
作者:孔丽丽;尹彩侠;侯云鹏;张磊;赵胤凯;刘志全;徐新朋
关键词:玉米;浅埋滴灌;尿素硝酸铵溶液;东北半干旱区;氮素利用效率;氮素表观平衡
-
东北半干旱区滴灌玉米对不同磷钾肥施用方法的响应
作者:李前;秦裕波;孙博;王蒙;孔丽丽;尹彩侠;徐晨;刘志全
关键词:玉米;磷钾肥;滴灌;产量;磷钾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