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留刚 1 ; 孙君 1 ; 张文锦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福建茶树及乌龙茶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食用菌;副产物;利用;开发潜力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8 年 07 期
页码: 760-7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食用菌业产值在我国农业生产体系中已多年稳居第五位,每年仍保持可观的增长态势,该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随着产业规模急剧扩张,食用菌业产生的大量有机副产物出现无序处置,如被随意丟置、焚烧的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一方面导致资源化利用率较为低下,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因而资源化再利用已刻不容缓。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食用菌有机副产物方面的研究现状,对利用途径、方式及应用前景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食用菌产业有机副产物资源化循利用,产业健康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理论支撑。
- 相关文献
[1]金桂春. 邬龄盛. 2002
[2]食用菌产业副产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研究进展与对策建议. 黄小云,韩海东,黄秀声,钟珍梅,罗涛. 2018
[3]海鲜菇酥饼配方优化研究. 赖谱富,李怡彬,翁敏劼,汤葆莎,吴俐,陈君琛. 2021
[4]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效分析与发展对策. 陈鑫珠,刘景,陈炳钿,黄秀声,黄勤楼,翁伯琦. 2020
[5]响应面优化海鲜菇副产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 赖谱富,李怡彬,翁敏劼,汤葆莎,吴俐,陈君琛. 2021
[6]薏苡仁副产物的营养、功能性成分及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林忠宁,李兆龙,陆烝,肖学奎,应朝阳. 2021
[7]杏鲍菇酥饼的加工工艺. 赖谱富,陈君琛,钟礼义,沈恒胜,李怡彬,翁敏劼. 2016
[8]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副产物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李怡彬,杨艺龙,陈君琛,沈恒胜,赖谱富. 2014
[9]猪粪堆肥栽培黑木耳及其品质分析. 杨菁,林代炎,叶美锋,黄大斌,林琰. 2005
[10]双孢蘑菇2796凝集素对食用菌菌丝扭结的影响. LIN Yong,林勇,ZHANG Di,张迪. 2014
[11]两种杀螨剂对害长头螨室内毒力测定. QingXiu Lan,兰清秀,ZhengHui Lu,卢政辉,BinRong Ke,柯斌榕,范青海. 2017
[12]邮票上的工厂化栽培食用菌品种. Zeng Hui. 2016
[13]温湿度对害长头螨膨腹繁殖的影响. QingxiuLan,兰清秀,BingrongKe,柯斌榕,ZhenghuiLu,卢政辉,JianhuaLiao,廖剑华. 2017
[14]土壤与人工食用菌生产的关系. 林陈强,林戎斌,郑永标,陈济琛. 2007
[15]食用菌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以福州市“菜篮子工程”为例. 周江梅,曾玉荣,刘新永,翁志辉,郑百龙. 2010
[16]食用菌子实体发生研究进展. 郑永标,陈济琛,林新坚. 2003
[17]赖氨酸结构类似物对6种食用菌的抑制作用(英文). 郑永标,林新坚,谢宝贵,陈济琛. 2004
[18]食用菌品种资源库的开发. 臧春荣,刘宏. 2004
[19]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再生资源利用. 沈恒胜,陈君琛,汤葆莎. 2005
[20]7种杀菌剂对菌草食用菌4种病原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李晶,林雄杰,吴舒婷,曾娟鸿,林占熺,鲁国东.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16S rRNA测序的植茶温室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
作者: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关键词:温室;茶园;土壤细菌;α多样性;β多样性;群落结构;高通量测序
-
茶树微生物组研究进展
作者:朱留刚;孙君;张文锦
关键词:茶树;微生物组;根际微生物;内生菌;叶际微生物
-
武夷山不同种植模式下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季节变化特征
作者:王峰;常云妮;孙君;吴志丹;陈玉真;江福英;余文权
关键词:种植模式;季节变化;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
-
福建省"三茶"统筹发展体系优化构建与技术对策研究
作者:叶菁;林怡;刘朋虎;王义祥;张文锦;翁伯琦
关键词: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技术对策
-
温室栽培'金牡丹'茶树新梢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特性
作者:孙君;朱留刚;张文锦
关键词:温室;茶树;光响应;叶位;净光合速率
-
40个福建茶树品种叶片元素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作者:朱留刚;孙君;张文锦
关键词:茶树叶片;大量元素;生态化学计量;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生物炭对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与茶园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常云妮;吴志丹;江福英;陈玉真;孙君;王峰
关键词:茶园;生物炭;土壤改良;茶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