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测定环境条件下转PEPC基因水稻及杂交后代光合特性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超 1 ; 李霞 2 ; 蔡庆生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水稻;PEPC基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03 期

页码: 232-2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揭示转C4光合基因水稻响应不同环境条件的生理机制,以转PEPC基因水稻(PEPC)、未转基因原种(WT)及杂种F1花培株系H45和H137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测定环境条件下其功能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在室外[温度25~30℃,相对湿度67%~79%,光强(1200±50)μmol/(m2.s),CO2浓度(390.0±10.5)μmol/mol]和室内[温度25℃,相对湿度60%~72%,光强(25.0±5.0)μmol/(m2.s),CO2浓度(420.0±5.5)μmol/mol]的测定环境下,同一水稻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没有明显差别,只是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所需的光诱导时间不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测定环境条件下,不同环境因子对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的贡献力不同,在室外蒸腾作用对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相对湿度,而室内条件下气孔导度对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结果还表明,转PEPC基因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最高,明显高于未转基因野生型(WT)的,这与转PEPC基因水稻具有较高的气孔导度和较强的胞间CO2利用能力(胞间CO2浓度较低)有关。

  • 相关文献

[1]外源H_2O_2对孕穗期转C_4PEPC水稻及原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任承刚,李霞. 2010

[2]干旱胁迫下表观遗传机制对转C4型PEPC基因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宋凝曦,谢寅峰,李霞. 2020

[3]转育PEPC基因的杂交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 李霞,焦德茂,戴传超,王守海,吴爽,李成荃. 2001

[4]玉米PEPC基因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5的水稻聚合育种. 高东迎,郭士伟,何冰,张彦,焦德茂. 2006

[5]转pepc基因水稻的选育. 李霞,吴爽,焦德茂,王守海,李成荃,古森本. 2001

[6]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的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 李霞,焦德茂,刘蔚,周月兰. 2007

[7]高光效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激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 李霞,任承钢,王满,龚林杰,刘蔚,曹昆,王超,丛伟,周月兰. 2010

[8]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株系JAAS45的选育路径与技术. 李霞,高东迎,迟伟,张云华,周月兰,焦德茂. 2005

[9]玉米PEPC基因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α25的水稻聚合育种. 高东迎,郭士伟,何冰,张彦,焦德茂. 2006

[10]外源葡萄糖增强高表达转玉米C_4型pepc水稻耐旱性的生理机制. 张金飞,李霞,何亚飞,谢寅峰. 2018

[11]钙肥对不同内源钙含量水稻品种光合作用的影响. 钱宝云,刘小龙,李霞. 2014

[12]PEPC酶活性作为水稻高光效育种筛选指标的研究. 李霞,王超,陈晏,孙志伟. 2008

[13]高代转玉米C4-pepc基因水稻株系形态和产量特性及其聚类分析. 王净,周兴雅,张金飞,曹悦,吴博晗,李霞. 2021

[14]氮磷减施对水稻剑叶光合特性、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张岳芳,周炜,陈留根. 2017

[15]低浓度NO对高表达转玉米C_4型pepc水稻光合的促进. 陈平波,李霞. 2012

[16]苏北农田林网对稻田小气候及水稻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葛道阔,曹宏鑫,夏礼如,吴心强,李小艳,顾启花. 2009

[17]糖槭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 刘博,谭军,孟繁瑞,罗桂杰,沙建国,金倩,王昊,蔡卫佳,刘旭,陈芬,阮倩倩. 2018

[18]油菜叶片气孔导度与冠层光谱植被指数的相关性. 孙金英,曹宏鑫,黄云. 2009

[19]白天和夜间增温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王小宁,申双和,王志明,张佳华,李秉柏. 2008

[20]转PEPC基因水稻具有初级CO_2浓缩机制的生理特点. 焦德茂,李霞,黄雪清,匡廷云,戈巧英,郝乃斌,白克智.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