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山西杂谷螟虫分布区划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阎毅 1 ; 王瑞 2 ; 石志 2 ; 李吉庆 2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值物保护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值物保护研究所,山西农牧厅植保站,山西省科委

关键词: 玉米螟,粟灰螟,地理分布,发生世代,综合治理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1995 年 0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山西省不同生态区亚洲玉米螟和粟灰螟的地理分布规律受寄主作物、海拔高度和无霜期的影响。海拔1500m,无霜期100天以下的内长城以北的高寒山区,为不发生区;海拔1000~1500m以上,无霜期120天左右的地区,为1代发生区;地处北纬38.5°~36°的平川盆地,无霜期150天左右,为1~2代和2代发生区;北纬36°以南的大部分地区,海拔较低,无霜期较长,一年两作区,为2~3代发生为害区;3代发生区极少,一般在北纬36°以南地区。防治对策是:抓好大同、晋中、晋南盆地玉米螟的防治和忻定、吕梁山区、上党盆地粟灰螟的防治。防治措施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之以农业和生物防治。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