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上海市潮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全为民 1 ; 赵云龙 2 ; 朱江兴 1 ; 施利燕 1 ; 陈亚瞿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2.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潮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上海市;长江口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08 年 28 卷 10 期

页码: 5179-51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上海市6个典型潮滩湿地(崇明东滩、崇明北滩、九段沙、青草沙、南汇边滩和杭州湾北岸)的调查,共记录到大型底栖动物112种,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分别占总物种数的51.8%、22.3%和18.8%。6个潮滩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呈现一致的规律,即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在生物量构成中,甲壳动物是最为重要的类群,其总体平均相对贡献率在51%~97%之间,软体动物的总体平均相对贡献率在2%~48%之间。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的空间分布在地点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崇明东滩、九段沙和杭州湾北岸湿地中,软体动物在数量上占优势;而在崇明北滩、青草沙和南汇边滩,甲壳动物却是优势类群。与20世纪80和90年代的调查资料相比,近20多年来上海市潮滩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明显增加,但群落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优势类群由个体较小的软体动物转变为平均体重较大的甲壳动物,这主要与人类活动(过度采捕、环境污染和生物促淤等因素)的强度干扰有关,也反映上海市潮滩湿地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正在逐步下降。

  • 相关文献

[1]长江口南汇潮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净化功能. 丁峰元,左本荣,庄平,袁峻峰. 2005

[2]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罗民波,庄平,沈新强,王云龙,张涛,朱江兴. 2009

[3]沿潮沟级别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次级生产力空间变异. 储忝江,盛强,王思凯,黄铭垚,吴纪华. 2016

[4]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研究. 罗民波,庄平,沈新强,张涛,晁敏,朱江兴,王云龙. 2008

[5]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罗民波,庄平,沈新强,王云龙,张涛,朱江兴. 2010

[6]低氧环境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袁伟,金显仕,戴芳群. 2010

[7]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子. 严娟,庄平,侯俊利,张涛,刘鉴毅. 2012

[8]长江口九段沙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季节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安传光,赵云龙,林凌,吕敢堂,陈亚瞿. 2007

[9]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袁伟,王俊,左涛,牛明香,栾青杉,时永强,孙坚强. 2020

[10]洋山深水港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初步研究. 卜秋兰,沈新强,罗民波. 2007

[11]长江口近岸鱼类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张涛,庄平,章龙珍,侯俊利,刘鉴毅. 2010

[12]长江口水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年间变化. 徐兆礼,沈新强. 2005

[13]上海市污染河道底泥处理研究. 夏治河,戈文英. 1995

[14]上海市售水产品地西泮及去甲地西泮残留调查分析. 王守英,孔聪,杨光昕,于慧娟. 2020

[15]长江口南支沉积物浸出液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伦凤霞,晁敏. 2011

[16]上海市渔业机械产品申请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可行性研究. 王君,王玮,何雅萍. 2010

[17]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18]长江口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之二--底栖生物试验性增殖与放流. 陈亚瞿,金镠,谈泽炜. 2002

[19]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20]“漂浮人工湿地”对长江口鱼类产卵场修复效果研究. 宋超.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