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富举 1 ; 杨程 2 ; 张德奇 2 ; 岳俊芹 2 ; 王汉芳 2 ; 邵运辉 2 ; 方保停 2 ; 李向东 3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黄淮中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黄淮中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黄淮中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灌水模式;生育中期;光合;耗水量;产量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1233-12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试验于2013—2014和2014—2015年连续2个生长季在自动控制干旱棚内的隔离池中进行,拔节期设3个灌水梯度,灌水量分别为0(J_0)、37.5(J_1)、75 mm(J_2),扬花期设3个灌水梯度,灌水量分别为0(F_0)、37.5(F_1)、75 mm(F_2),灌浆期所有处理均按75 mm灌溉,共9个处理,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中后期不同生育阶段植株生长、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光合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干旱(0和37.5 mm)显著降低了小麦扬花期的净光合速率和拔节后的叶面积,扬花期的灌水量直接影响扬花期后的旗叶净光合速率;拔节期干旱扬花期补水和扬花期干旱灌浆期补水都可以有效提高植株的干物质量;拔节期灌水量越多,全生育期耗水量越大;除J_1F_2外,全生育期灌水量越大,耗水量越大,产量也越高;J_1F_2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扬花期充足的灌水量使J_1F_2处理具有较高的花后旗叶净光合速率,此期补偿性灌溉加快了干物质积累,也保证了较高的穗粒数,使其最终产量高于J_2F_2处理或与之持平,同时J_1F_2拔节期较低的灌水量降低了小麦生育中后期的耗水量,其水分利用效率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J_1F_2是小麦生育中期理想的水分处理组合.
- 相关文献
[1]氮钾固定配施下施磷量对小麦光合、干物质转运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岳俊芹,李向东,邵运辉,方保停,王汉芳,张素瑜,张德奇,秦峰,时艳华,杨程,杜思梦. 2020
[2]强光胁迫对转玉米C4型ZmPEPC+ZmPPDK基因小麦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方宇辉,齐学礼,李艳,张煜,彭超军,华夏,陈艳艳,郭瑞,胡琳,许为钢. 2024
[3]分层施肥对花生光合特性、产量及籽仁品质的影响. 孔洁,王维华,蔺益民,刘燕,刘娟,邹晓霞. 2023
[4]丘陵旱地冬小麦大田和原状土柱模拟耗水量研究. 谷秋荣,杨占平,薛毅芳,韩伟锋,李丙奇. 2012
[5]原状土柱模拟不同降水年型条件下冬小麦、夏谷子耗水量研究. 杨占平,杨稚娟,薛毅芳,尚海峰,韩伟锋. 2011
[6]植烟密度对信阳K326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宗胜杰,崔光周,张警予,苏烁,王赐卫,马浩波,万鑫,张斌,刘芳,宋笑龙. 2022
[7]不同菌渣肥施用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聂胜委,李向东,张玉亭,张巧萍,张水清,黄绍敏,康源春,王二耀. 2015
[8]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的节水增产效应. 武继承,杨永辉,潘晓莹,丁晋利,韩伟锋,何方. 2017
[9]播期对弱春性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郭春强,廖平安,罗鹏,葛昌斌,沈向磊,曹燕燕,李亚. 2013
[10]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对郑麦366产量的研究. 孙克刚,金修哲,和爱玲,李丙奇. 2009
[11]不同生育时期追施氮肥与补灌结合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郑惠玲,武继承,潘晓莹,李学军,韩伟锋. 2015
[12]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 介晓磊,杨先明,刘世亮,化党领,刘芳. 2011
[13]不同耕作保墒措施下施氮量对小麦耗水量、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潘晓莹,张洁梅,何方,张玉亭,王喆,王越,韩伟锋. 2016
[14]水肥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何方,潘晓莹,张洁梅,王越,韩伟锋. 2015
[15]30a来河南省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郭瑞,李正玲,张煜,赵明忠,胡琳. 2018
[16]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和产量特性对灌浆期干旱胁迫的响应. 李国领,齐学礼,张志强,罗鹏,辛均安,李延峰,史利霞. 2018
[17]立式旋耕方式下氮肥不同减施量对小麦产量效应的影响. 聂胜委,张浩光,许纪东,张巧萍,张玉亭. 2020
[18]减少底肥施用量和农药施用次数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及产量的影响. 柳东阳,晁岳恩,姜军,吴政卿,杨攀,汪庆昌,李文旭,李巍,车军,雷振生. 2018
[19]施用秸秆腐熟剂对玉米秸秆腐熟、地力提升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康永亮,潘晓莹,慕兰,郭利娟. 2018
[20]冬小麦、夏玉米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孙克刚,杨焕焕,张琨,和爱玲,杜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耕作方式对旱作区麦-玉轮作体系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作者:方保停;李友军;闫广轩;李向东;任开明;胡川;周起辉;董誓言;赵凯男;黄明;程红建
关键词:耕作方式;旱地麦-玉轮作;小麦;氮素利用;硝态氮残留
-
长期秸秆还田下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郝永会;靳海洋;闫雅倩;李向东;郑飞;岳俊芹;张德奇;方保停;杨程;程红建;李春喜
关键词:冬小麦;秸秆还田;追氮量;产量;氮素吸收;氮素利用
-
施氮对郑麦366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素瑜;岳俊芹;李向东;靳海洋;任德超;杨明达;邵运辉;王汉芳;方保停;张德奇;时艳华;秦峰;程红建
关键词:小麦;氮肥;光合速率;产量;氮肥偏生产力
-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
作者:宋晓;张珂珂;岳克;岳艳军;张歆玥;黄绍敏;郭腾飞;郭斗斗;张水清;李向东;丁世杰;杨程
关键词:小麦;高产;氮高效;氮低效;籽粒灌浆
-
黑暗和强光下脱水对小麦离体叶片光系统活性的影响
作者:杨程;张德奇;杜思梦;张丽佳;靳海洋;李滢;邵运辉;王汉芳;方保停;李向东;刘美君
关键词:小麦;脱水;干旱;光合作用;光系统Ⅱ
-
不同施氮措施对强筋和中强筋小麦品质的调控效应
作者:靳海洋;张素瑜;崔静宇;李向东;岳俊芹;张德奇;杨程;方保停;王汉芳;秦峰
关键词:氮肥;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产量;面粉品质
-
水氮措施影响夏玉米氮素利用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作者:乔江方;邵运辉;俞晓红;张盼盼;李川;赵霞;刘京宝;张美微
关键词:夏玉米;水氮措施;氮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