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葡萄座腔菌科真菌的系统学和多样性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文英 1 ; 李夏 2 ; 解开治 2 ; 邓旺秋 2 ; 庄文颖 3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南方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南方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南方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葡萄座腔菌目;葡萄座腔菌科;系统分类学;生物多样性;系统发育

期刊名称: 生物多样性

ISSN: 1005-0094

年卷期: 2017 年 08 期

页码: 874-8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葡萄座腔菌科的真菌是子囊菌中重要的代表性类群,是农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类真菌物种资源丰富、全型特征多样,包括许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的类群,隶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果囊菌亚门(Pezizomycotina)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葡萄座腔菌目(Botryosphaeriales)。本文在概述葡萄座腔科真菌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回顾了一百年来该类真菌目、科、属和种各级分类单元的建立及其系统分类研究历史,重点评述以von Arx&Müller和Barr提出的两大分类系统,总结了基于全型形态特征和多基因序列分析的现代分子系统学研究现状。虽然该类群的分类系统日趋完善,但中国的相关研究存在资源挖掘不够深入、研究的系统性不足等问题。主要针对资源挖掘必要性、分类依据科学性、物种特征全息化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该类真菌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中国葡萄座腔菌属分类研究概况. 李文英,庄文颖. 2013

[2]节瓜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的克隆及比对. 赵芹,谢大森,江彪,罗少波,彭庆务,李明珠. 2014

[3]不同产地瓠瓜品种ITS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赵芹,谢大森,彭庆务,罗少波,郭巨先,邓沙沙. 2014

[4]盔唇瓢虫族(鞘翅目:瓢虫科)系统分类研究进展. 李文景,王兴民,陈晓胜,霍立志,陈炳旭. 2023

[5]一株生防细菌GB58的鉴定与抑菌能力测定. 卢钰升,顾文杰,蒋瑞萍,孙丽丽,徐培智,谭志远,解开治,李文英,李夏. 2016

[6]茉莉酸信号受体COI蛋白家族的分子进化与基因表达分析. 段龙飞,李文燕,慕小倩,张园园,郭邦利,陈国爱. 2016

[7]转基因植物生态风险研究进展. 陈栋,周新桥,江振河. 2004

[8]荔枝螨类资源调查及丰富度分析. 苏柱华,林莉,吴洪基,叶为民. 2006

[9]英德市茶园土壤昆虫病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王品,黄翠,黎健龙,李增智,王滨. 2013

[10]间作与覆盖对茶园生物多样性及茶叶产量的影响. 黎健龙,唐劲驰,吴利荣,唐颢,黎秀娣. 2010

[11]复合间作栽培模式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黎健龙,苗爱清,唐劲驰,唐颢,吴利荣,黎秀娣. 2010

[12]入侵者(上). 姚一麟,徐晔春. 2013

[13]红树林生态系统中不同生境不同深度土壤的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 刘敏,黄惠琴,徐友林,孙前光,朱军,邹潇潇,鲍时翔. 2014

[14]不同水稻品种混合种植模式及其应用效果研究概述. 周念,章家恩,罗明珠. 2011

[15]中国腔子囊菌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李夏,李文英,孙丽丽.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