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青龙斑仔、稚、幼鱼形态发育及饵料转变的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涛 1 ; 吕国敏 1 ; 黄小林 1 ; 蔡云川 2 ; 刘付永忠 2 ; 马志洲 2 ; 黄忠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2.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关键词: 青龙斑;形态发育;饵料转变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3 年 40 卷 04 期

页码: 108-110,2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青龙斑受精卵孵化开始到仔、稚、幼鱼形成的1个月内,进行形态发育与饵料转变观察研究。青龙斑受精卵在水温30~33℃、盐度30.0、pH值8.1、DO≥5.0 mg/L的条件下经18~20 h孵化出仔鱼,初孵仔鱼经约65~67 h开口摄食。刚开口的仔鱼游泳能力弱,口裂小,以小球藻、轮虫等小型浮游生物为食。孵化后第7~8 d开始长出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鳍棘长度与全长比在第14~18 d达到最大值,接近0.5;第20 d时,其他鳍条已长出,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与全长比值降低;第29 d之后,大部分鱼的背部或全身覆盖鳞片,个体差异显著。试验中,仔鱼前13 d主要摄食轮虫及其他原生动物,第10 d开始摄食部分挠足类幼体,第14 d起主要饵料转变为挠足类和枝角类。

  • 相关文献

[1]青龙斑高位池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吕国敏,黄小林,李涛,刘付永忠,蔡云川,马志洲,黄忠. 2013

[2]青龙斑鳍的早期胚后发育观察. 吕国敏,吴水清,区又君,李加儿,刘江华. 2015

[3]30日龄青龙斑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的通径分析. 黄小林,吕国敏,刘付永忠,李涛,蔡云川,马志洲,黄忠. 2012

[4]美洲鲥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与生长特征. 张呈祥,徐钢春,徐跑,郑金良,顾若波. 2010

[5]条石鲷早期仔鱼的形态发育观察. 区又君,李加儿,谢菁,何永亮. 2016

[6]拉萨裂腹鱼的胚胎及仔稚鱼发育特征. 徐滨,朱祥云,魏开金,徐进,马宝珊,王宁. 2020

[7]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的跟踪观察. 陈超,孔祥迪,李炎璐,宋振鑫,贾瑞锦. 2014

[8]七带石斑鱼仔稚鱼的形态发育和生长特征. 区又君,廖光勇,李加儿,苏慧,陈超. 2013

[9]黄鲷胚胎及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发育. 夏连军,施兆鸿,王建钢,陆建学,赵荣兴,谢立峰. 2005

[10]黑龙江秋大麻哈鱼耳石形态发育研究. 刘伟,战培荣,赵春刚,唐富江,蒋树义. 2010

[11]鱼类肌间刺的研究进展. 马良骁,董在杰,苏胜彦,张建桥,刘伟,李灵玲,袁新华. 2012

[12]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子一代形态发育的研究. 张梦淇,陈超,李炎璐,孔祥迪,于欢欢,刘莉,张廷廷.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