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国内节瓜品种在越南适应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黎炎 1 ; 吴永官 1 ; 康德贤 1 ; 王敏 2 ; 蒋雅琴 1 ; 梁益珍 1 ; 李文嘉 1 ; 甘桂云 1 ; 李韦柳 1 ; 吴全清 1 ; 江彪 2 ; 王益奎 1 ;

作者机构: 1.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国内节瓜;越南;适应性

期刊名称: 耕作与栽培

ISSN: 1008-2239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33-36

摘要: 于2017年秋季,在越南北江省对8个国内节瓜品种及当地节瓜品种PD 208(对照)进行种植,考查不同品种适应性、丰产性、商品性和田间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国内8个节瓜品种在苗期、开花期和收获期等各个生育期均能很好地适应越南当地气候条件,且田间抗病性强.其中,生育期粤宝节瓜最短,为85 d,比对照少30 d,始收期比对照提早8 d,其他试验品种与当地对照品种相差不大;产量莞研1号小冬瓜最低,与对照持平,桂优6号增产高达33.4%,达极显著水平;绿宝石11号、桂优12号和粤宝节瓜增产9.4%~10.2%,达显著水平;其他3个品种比对照增产5%~7.1%.在商品性方面,越南当地对照品种表现瓜长和单瓜质量最大且与国内参试品种差异水平达极显著;国内8个节瓜品种表现出多样化:单株结果数多、单瓜质量小、白肉或浅绿肉、有蜡粉或无蜡粉,园筒型或短园筒型.8个节瓜在越南表现很好的适应性,综合考虑越南饮食习惯、生产栽培管理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桂优5号、桂优12号、甜仙子2号、绿宝石11号4个品种更符合越南消费者及市场需求,适宜在越南北部地区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越南的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阮翠幸,刘吉平,廖森泰. 2010

[2]越南玉米产业发展概况. 张衍荣,赵秀娟,DANG NGOC HA,王芳,李智军. 2009

[3]三个中国家蚕品种在越南试养成绩调查. 阮氏茉莉,肖阳,阮中坚,阮氏秋,杨琼. 2016

[4]桑枝作墨兰育苗基质的适应性研究. HUANG Li-li,黄丽丽,SUN Ying-bo. 2015

[5]高花青素特色茶树新品种品比试验. 黄华林,李家贤,何玉媚,乔小燕,吴华玲,晏嫦妤. 2010

[6]草地贪夜蛾对5种寄主植物和6种杂草的取食选择性和适应性. 苏湘宁,李传瑛,许益镌,黄少华,刘伟玲,廖章轩,章玉苹. 2022

[7]华南地区舍饲川中黑山羊繁殖性能及疾病状况分析. 练志全,柳广斌,邹娴,韩印如,邓铭,郭勇庆,孙宝丽,刘德武,李耀坤. 2019

[8]花香红茶品种“云大淡绿”化学品质与区域适应性研究.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 2008

[9]烟粉虱MEAM1和AsiaⅡ7隐种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性和生态适应性. 陈婷,齐国君,石庆型,吕利华. 2019

[10]晚熟龙眼立冬本在广州的引种初报. 李建光,韩冬梅,李荣,郭栋梁,潘学文. 2011

[11]秸秆作孔雀草栽培基质的适应性研究. 孙映波,刘亮,孔旭晖,刘可星,李冬梅,郑少铃,许永平. 2010

[12]晚籼弱感光型杂交稻遗传型的适应性及其稳定性分析. 廖亦龙,符福鸿,王丰,李传国,李曙光,梁世胡,黄德娟,刘振荣. 1999

[13]桉树皮作铁皮石斛栽培基质的适应性研究. 孙映波,黄丽丽,何慧中,刘可星,朱根发,陈金峰,赵超艺. 2014

[14]2BXS-12A型旋耕播种机在粤北旱作玉米地适应性试验研究. 朱红区,孙芳媛,郑丁科,韦钟继,胡建广,杨丹彤. 2016

[15]大花蕙兰在东莞市的引种筛选与评价. 江南,胡锐清,朱根发,吴代应,莫伟钦,李巧红,苗兵兵. 2012

[16]家蚕不同杂交组合稚蚕颗粒人工饲料育效果比较. 刘新涛,崔为正,刘训理,吴福泉,杨琼,唐翠明. 2005

[17]广东特色绿茶新品种“青心1号”选育研究报告.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赵超艺,吴家尧,胡海涛,晏嫦妤,卓敏. 2009

[18]番鸭新病——花肝病的研究 Ⅱ分离毒的致弱及灭活苗的保护试验. 吕殿红,张毓金,肖永珍,吕敏娜,黄承锋,廖丽春. 2004

[19]高香红茶品种“英红5号”化学品质与区域适应性研究.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乔小燕. 2009

[20]杂交稻优优128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分析. 梁世胡,符福鸿,李传国,伍应运,黄德娟.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