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自力 1 ; 刘忠玲 1 ; 秦家范 1 ; 李小艳 1 ; 杨玉峰 2 ; 周武需 3 ; 马跃福 4 ; 张正伟 5 ;
作者机构: 1.洛阳农林科学院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3.孟津县农业局
4.许昌市农业信息中心
5.偃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
关键词: 甘薯;高淀粉;品种选育;洛薯11号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7 年 46 卷 03 期
页码: 63-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洛薯11号系洛阳农林科学院、洛阳金谷王种业有限公司以来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CIP194037-1为母本,多父本放任授粉杂交选育而成。在河南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为徐薯22)、生产试验(对照品种为徐薯18)以及国家北方薯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对照品种均为徐薯22)中淀粉产量突出,平均淀粉产量、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6 220.1、29 258.8 kg/hm~2,与对照相比淀粉增产18.38%、鲜薯增产0.90%;平均淀粉率为21.26%,高出对照3.14个百分点;干基淀粉含量为64.43%,高出对照(徐薯22)3.77个百分点。该品种抗蔓割病,中抗根腐病、茎线虫病,感黑斑病,综合抗病性好,适应性广,分别于2012、2016年通过河南省、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是较为理想的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适于春、夏薯种植。
- 相关文献
[1]高抗茎线虫病、高淀粉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郑红22的选育. 杨国红,李君霞. 2011
[2]工业用甘薯的加工利用及其产业化对策. 肖利贞,杨国红,康志河,王裕欣. 2005
[3]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郑芝1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张海洋,张体德,卫双玲,郑永战,梅鸿献. 2010
[4]高产早熟优质抗病短季棉豫早1109的选育. 王惠萍,冯复全,王新望. 1993
[5]高含油量油菜杂交种双油092的选育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朱家成,张书芬,王建平,雁成,张书法,赵磊,曹金华,何俊平,蔡东芳. 2016
[6]芝麻新品种郑芝14号的选育及应用. 张体德,张海洋,卫双玲,郑永战,梅鸿献. 2010
[7]机收玉米新品种新单68选育探讨. 高雪飞,黄璐,宋树柏,彭东,张学舜. 2018
[8]双国审超高产大豆新品种郑1311的选育与思考. 李海朝,王金社,练云,魏荷,雷晨芳,王仕伟,周扬,卢为国. 2022
[9]玉米耐旱性研究进展. 张凤启,赵霞,丁勇,赵发欣,唐保军. 2015
[10]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郑4066的选育及启示. 李海朝,文自翔,张辉,李金英,武永康,黄萍,卢为国. 2012
[11]花生新品种远杂9847选育及启示. 徐静,张新友,汤丰收,董文召,臧秀旺,张忠信,韩锁义,秦利. 2014
[12]转基因抗虫短季棉新品种豫早棉911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武,吕淑平,聂利红,赵付安,谢德意. 2013
[13]河南省农科院花生研究的进展与成就. 汤丰收,张新友,董文召. 2009
[14]超高产大豆新品种郑130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海朝,王金社,张辉,武永康,李金英,雷晨芳,卢为国. 2022
[15]花药培养快速选育丰产稳产冬小麦豫麦37. 黄冰艳,刘文轩,刘新涛,罗鹏,海燕,和现昌. 1999
[16]金银花种质资源及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李磊,谭政委,余永亮,董薇,鲁丹丹,杨红旗,许兰杰,李春明,杨青,安素妨,梁慧珍. 2022
[17]小麦品种众麦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国领,申彦昌,汤文静,韩忠宇. 2017
[18]高含油量油菜杂交种双油092的选育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英文). 朱家成,张书芬,王建平,文雁成,张书法,赵磊,曹金华,何俊平,蔡东芳. 2016
[19]高产、多抗、广适大豆新品种郑豆04023的选育. 余永亮,梁慧珍,杨红旗,董薇,许兰杰. 2015
[20]高产、多抗、优质芝麻新品种豫芝24号的选育及应用. 张体德,张海洋,苗红梅.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果园套种甘薯效益分析及栽培技术
作者:王自力;秦家范;李小艳;韩聚东;刘忠玲;杨育峰;潘晓东;彭绍峰;陈璐
关键词:果园;套种;甘薯;效益;栽培技术
-
干旱对不同品种小麦幼苗的生理生化胁迫以及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的缓解作用
作者:陈新宜;宋宇航;张孟寒;李小艳;李华;汪月霞;齐学礼
关键词:小麦;干旱;品种;基因表达;5-氨基乙酰丙酸
-
国鉴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洛薯10号的综合表现及选育技术
作者: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杨国红;张正伟
关键词:甘薯新品种;洛薯10号;综合表现;选育技术
-
洛阳丘陵旱地谷子种植效益分析及栽培技术研究
作者: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李军霞;张正伟
关键词:丘陵旱地;谷子;玉米;种植效益;栽培技术
-
甘薯兼用型新品种“豫薯8号”的选育
作者:王宜钦;王自力;王育红;朱桂英;潘立刚;王会堂
关键词:甘薯,新品种,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