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自力 1 ; 秦家范 1 ; 李小艳 1 ; 韩聚东 1 ; 刘忠玲 1 ; 杨育峰 2 ; 潘晓东 3 ; 彭绍峰 1 ; 陈璐 1 ;
作者机构: 1.洛阳农林科学院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3.河南省农村科学技术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果园;套种;甘薯;效益;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陕西农业科学
ISSN: 0488-5368
年卷期: 2022 年 68 卷 009 期
页码: 38-40
摘要: 选用甘薯新品种洛薯13号,研究了猕猴桃套种甘薯、核桃套种甘薯、苹果套种甘薯3个套种模式的鲜薯产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总结出果园套种甘薯的栽培技术措施.
- 相关文献
[1]西瓜、甘薯套种高效栽培技术. 姚秋菊,董海英,王志勇,常晓轲,高冠英,王彬,郑直,张晓伟. 2018
[2]1978―2016年河南省棉花生产回顾与分析. 吕淑平,唐中杰,杨晓杰,李武,聂利红,孙瑶. 2018
[3]甘薯新品种郑红23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杨育峰,李君霞,代小冬,杨晓平,王春义,杨国红. 2015
[4]西峡县猕猴桃果园土壤养分状况调查. 李丙奇,刘纯敏,毛家伟,袁云凌,范娜娜,阴艳梅. 2023
[5]麦套朝天椒省工减肥高效栽培技术. 郭战玲,张超泉,李太魁,李丙奇,张学生,张跃宗. 2020
[6]烤烟纯作和套种对烟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刘巧真,郭芳阳,范艺宽,朱景伟,马浩波,胡亚杰. 2008
[7]麦棉套种模式的生态功能与利用. 李向东,季书勤,王汉芳,郭瑞,张德奇,杨铁钢. 2009
[8]小麦机收条件下玉米麦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王永普,李兴启. 1999
[9]玉米品种浚单0898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示范. 范艳萍,宋金丽,王要闯,张素娟,孙永霞. 2019
[10]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在麦茬夏大豆中的节本增收效果分析. 赵俊卿,任建军,卢为国,陈海涛,朱贝贝,段国占,韩天富,吴存祥. 2012
[11]"双改"背景下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制棒生产现状与分析. 王安建,刘丽娜,李顺峰,路风银. 2022
[12]工业用甘薯的加工利用及其产业化对策. 肖利贞,杨国红,康志河,王裕欣. 2005
[13]甘薯、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同窑储藏. 康志河. 2001
[14]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洛薯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李小艳,杨玉峰,周武需,马跃福,张正伟. 2017
[15]氮肥施用量对甘薯生长、含氮量及产量的影响. 杨育峰,张晓申,王慧瑜,段俊枝,李君霞,代小冬,杨国红. 2015
[16]氮、磷、钾肥配施对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杨育峰,张晓申,王慧瑜,李君霞,代小冬,段俊枝,杨国红. 2015
[17]绿豆与甘薯嫁接的研究. 孟昭璜,芦翠乔. 1989
[18]甘薯郑红22脱毒及适宜密度、肥料配比研究. 杨育峰,张晓申,王慧瑜,王雁楠,徐心志,陈献功,张莉,杨晓平,杨国红,平西栓. 2019
[19]不同密度、氮磷钾配比对甘薯产量和商品率的影响. 李平芳,王红梅,张艳丽,王海涛,王建峰,郭晓云,丁伟利,杨育峰. 2021
[20]工业原料用甘薯的加工利用及其产业化对策. 肖利贞,杨国红,康志河,王裕欣.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土壤施药防控甘薯田蛴螬为害的效果
作者:张晓申;杨育峰;雒峰;王雁楠;曹辉;左红娟;陈彦杞;黄松波
关键词:甘薯;地下害虫;蛴螬;土壤处理剂;应用效果
-
采用GGE双标图评价甘薯郑红22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
作者:张晓申;杨育峰;曹辉;王雁楠;左红娟;杨国红;杨晓平
关键词:甘薯;郑红22;GGE双标图;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
-
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揭示遮阴胁迫下甘薯的代谢响应途径
作者:王雁楠;陈金金;卞倩倩;胡琳琳;张莉;尹雨萌;乔守晨;曹郭郑;康志河;赵国瑞;杨国红;杨育峰
关键词:甘薯;遮阴胁迫;转录组;代谢组;响应途径
-
施钾对我国甘薯产量和土壤钾素平衡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卞倩倩;王雁楠;陈金金;乔守晨;胡琳琳;尹雨萌;杨晓平;杨育峰
关键词:甘薯;施钾量;基础产量;产量效应;土壤钾素平衡;Meta分析
-
甘薯郑红23号高效脱毒技术探讨
作者:胡琳琳;王雁楠;卞倩倩;尹雨萌;陈金金;杨晓平;杨育峰
关键词:甘薯;郑红23号;高效再生;脱毒
-
干旱对不同品种小麦幼苗的生理生化胁迫以及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的缓解作用
作者:陈新宜;宋宇航;张孟寒;李小艳;李华;汪月霞;齐学礼
关键词:小麦;干旱;品种;基因表达;5-氨基乙酰丙酸
-
不同密度、氮磷钾配比对甘薯产量和商品率的影响
作者:李平芳;王红梅;张艳丽;王海涛;王建峰;郭晓云;丁伟利;杨育峰
关键词:甘薯;密度;氮磷钾配比;产量;商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