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久明 1 ; 匡恩俊 1 ; 迟凤琴 1 ; 刘亦丹 2 ; 周宝库 1 ; 夏晓雨 3 ; 王晓军 1 ; 孙磊 1 ; 常本超 1 ; 魏丹 4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2.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4.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黑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溶性有机碳;三维荧光光谱
期刊名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SN: 1000-0593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9 期
页码: 2919-2923
收录情况: EI ;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有机无机肥配施是实现土壤培肥、减少无机肥施用的有效措施.为探讨黑土区有机肥替代无机肥(氮肥)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及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化学氮肥,分析土壤DOC的含量及荧光光谱特征.结果表明,M(100% 有机替代化学氮肥)处理土壤DOC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含量为325.97 mg·kg-1.与CK(不施肥)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荧光峰各波长均有不同程度蓝移,各处理土壤DOC的荧光指数(FI)分布在1.54~1.59范围内,腐殖化指数(HIX)均小于0.85,表明DOC来源受自生源和陆生源共同作用的影响,土壤腐质化程度均较低.平行因子分析法分析识别出3个荧光组分,分别为2个腐殖质类组分(富里酸类物质和腐殖酸类物质)及1个类蛋白组分(类酪氨酸蛋白质物质).各施肥处理3个组分荧光强度均高于CK处理,其中M和M2 N2(25% 有机替代化学氮肥)处理下土壤DOC总荧光强度较高,C3组分荧光强度以M2 N2处理最高,土壤DOC中3个有机组分的相对比重以荧光组分C1最高,接近50%,表明该地区土壤中小分子物质占有较大比例,施肥能够提高土壤腐质化程度,有利于土壤DOC固定,合理的有机肥配施化学氮肥能增加DOC的有效性,提升土壤供肥能力.
- 相关文献
[1]黑土水溶性有机碳对有机物料还田的响应. 魏丹,蔡姗姗,李艳,金梁,王伟,李玉梅,白杨,胡钰. 2020
[2]基于荧光光谱技术研究增效肥料对土壤富里酸荧光特性的影响. 胡钰,魏丹,李艳,王伟,白杨,金梁,蔡姗姗. 2021
[3]退耕还湿后不同植物群系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荧光光谱特征. 史传奇,李艳,于少鹏,胡宝忠,金梁. 2020
[4]秸秆-牛粪发酵过程中溶解性有机质的荧光光谱特征. 李艳,魏丹,王伟,金梁,丁建莉,蔡姗姗,胡钰,白杨. 2021
[5]北方寒区河流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质荧光光谱特征. 史传奇,李艳,胡钰,于少鹏,金梁,陈美茹. 2023
[6]东北黑土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和网络结构对长期施用化肥的响应. 胡晓婧,刘俊杰,于镇华,魏丹,周宝库,陈雪丽,王光华. 2020
[7]典型黑土春玉米化学肥料养分利用效率变化研究. 仇少君,李宁,何萍,魏丹,金梁,赵士诚,徐新朋,周卫. 2019
[8]东北季节性冻融农田土壤CO_2、CH_4、N_2O通量特征研究. 陈哲,韩瑞芸,杨世琦,张爱平,张晴雯,米兆荣,王永生,杨正礼.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谷子品种富硒能力及外源硒协同增效作用的研究
作者:黄子鹏;魏丹;迟凤琴;姚磊;丁建莉;李艳;金梁;何义利;李沛
关键词:谷子;叶面施硒;增效剂;籽粒硒含量;籽粒品质
-
低温纤维素降解细菌Duganella sp.的分离及降解能力解析
作者:陈昭;王敬红;邓常宇;邹世杰;范寒雪;魏丹;孙宇峰;王伟东
关键词:低温;纤维素降解;产酶条件优化
-
葡萄主要香气物质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张莹莹;郑天一;王慧铃;孙磊;房玉林;张克坤
关键词:葡萄;香气;测定方法;遗传规律;QTL
-
两收栽培下'瑞都红玉'葡萄单萜类物质积累差异解析
作者:时晓芳;孙磊;张瑛;蒋士宋;韩佳宇;郭荣荣;盘丰平;程昌富
关键词:瑞都红玉;葡萄;一年两收;架式选择;单萜
-
沸石包膜尿素肥料养分释放特征及其对大豆生物效应的影响
作者:王伟;胡钰;孙志玲;蔡姗姗;魏丹;孙磊;王爽;刘建生
关键词:沸石;尿素;大豆;农学效率;产量
-
设施闷棚与蔬菜秸秆原位还田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何义利;丁建莉;魏丹;李沛;黄子鹏;张祎
关键词:设施闷棚;蔬菜秸秆;原位还田;真菌群落;群落功能
-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品丽珠’葡萄转色中果皮差异代谢物分析
作者:丁亭亭;苏东平;杜宜龙;陈景辉;赵红军;孙磊;王鹏飞
关键词:品丽珠;转色;果皮;差异代谢物;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