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RAPD标记在油菜核不育两系及其杂种纯度检验上的研究 Ⅰ.DNA快速制备及纯度检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超 1 ; 饶勇 2 ; 陈静 2 ; 刘作易 2 ; 肖华贵 2 ; 陶刚 2 ; 朱英 2 ; 宋杰轩 2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贵阳550006,贵阳550006,贵阳550006,贵阳550006

关键词: 油菜;甘蓝型;黔油;RAPD;油菜育种;DNA提取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04 年 23 卷 08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DNA分子标记技术是检测遗传差异的一项新技术 ,特别是RAPD标记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DNA质量是保证RAPD分析成功的关键。本文采用改良SDS法对油菜叶片总DNA进行了提取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光光度计分析 ,结果表明 :1、所提取的DNA浓度和纯度都高 ,可以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用 ,并为本实验后续的PCR扩增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基础 ;2、不同时期叶片DNA的含量不一样 ,苗期幼叶DNA含量比青荚期无柄叶DNA含量高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237AB的选育. 赵继献,王华,汤晓华. 2004

[2]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黄泽素,杨晓容,王通强,代文东,李德珍. 2004

[3]RAPD标记在油菜核不育两系及其杂种纯度检验上的研究Ⅲ.黔油12号杂交种及亲本指纹图谱分析. 饶勇,李超,陈静,刘作易,肖华贵. 2005

[4]油菜育种材料与方法研究Ⅱ.甘蓝型油菜杂交选择育种选择方法改进技术——油菜系谱集团选择法. 王通强,黄泽素,代文东. 2001

[5]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恢复系8274R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白俊霞. 2012

[6]甘蓝型隐型核不育三系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汤勇,陈东杰,汤晓华,徐春,张瑞茂. 2017

[7]早熟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早12的选育. 喻时周,秦信蓉,袁暘暘,汤勇,沈奇,赵云,杜才富. 2014

[8]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选育研究. 侯国佐,杜才富. 1997

[9]甘蓝型无花瓣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NF011AB的选育.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汤晓华. 2010

[10]甘蓝型杂黄籽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嘉油占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汤勇,周荣,周棱波,白俊霞. 2012

[11]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花油203的选育. 汤晓华,陈芝能,王华,王海林. 2011

[12]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高油分黄籽双低恢复系8264 R的选育. 汤勇,李风华,白俊霞,邵明波. 2016

[13]辣椒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蓬桂华,詹永发,苏丹,何建文. 2011

[14]适于植物愈伤组织DNA提取的改良CTAB法. 黄永会,朱英,刘永翔. 2014

[15]甘薯DNA提取及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宋吉轩,王季春,雷尊国,黄团. 2010

[16]适合RAPD分析的三种玉米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 朱英,陶刚,刘作易. 2006

[17]一种适用于木犀科苦丁茶的高效DNA提取法. 梁远发,郑道君,刘国民,鄢东海,令狐昌弟,田永辉. 2008

[18]野生马蹄金种质资源的RAPD鉴别. 付薇,唐成斌,吴佳海,王小利,干友民,张建波,陈伟. 2010

[19]RAPD标记对喀斯特高海拔山区适宜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彭忠华,张明生,高翔,徐如宏,王进华,顾金春,戴保威. 2005

[20]RAPD标记对喀斯特高海拔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研究. 彭忠华,张明生,高翔,徐如宏,邱红波,顾金春,王国忠.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