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崇明岛地方菜用大豆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超汉 1 ; 朱丽华 1 ; 李青竹 1 ; 杨红娟 1 ; 宋荣浩 1 ; 顾卫红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菜用大豆;SSR;指纹图谱;农艺性状;籽粒性状;崇明岛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9 年 07 期

页码: 2246-22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大豆的13对核心SSR引物,对来自上海市崇明岛的61份菜用大豆品种(系)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有7对引物在61份菜用大豆之间具有稳定的多态性。一共有31个等位基因被这7对多态性引物检测到,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为3~7个,其平均变异数为4.43个。利用这7对SSR引物对61份菜用大豆品种(系)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构建了每份品种(系)的遗传图谱。根据非加权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61份菜用大豆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7~1.0,以相似系数0.79为划分标准,可将其分为9个类别。并根据其主要植物学特性和籽粒特征,将这61份菜用大豆也分为9大类型,但是基于农艺性状和SSR多态性所分类群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崇明岛的菜用大豆品种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为充分利用崇明岛菜用大豆地方品种资源、拓宽育种遗传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菜用大豆黄化新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 李超汉,朱丽华,杨红娟,宋荣浩,顾卫红. 2019

[2]50个鲜食糯玉米农艺性状和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韩晴,卢媛,王义发,逯连静,沈新芬,沈渊,施标,沈雪芳. 2016

[3]上海地区芸薹属蔬菜遗传多样性研究. 杨华,刘灶长,陈海荣,陈亮,罗利军. 2006

[4]实施集成创新战略 建立崇明生态岛农业立体污染防控体系. 章力建,顾晓君,朱立志,吕卫光,冯志勇. 2006

[5]基于DNDC模型的崇明岛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模拟和预测. 张翰林,吕卫光,施俭,李双喜,张娟琴,黄仁影,左狄,郑宪清. 2017

[6]崇明岛深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碳储存特征分析. 张翰林,宋科,施俭,吴裕,郑宪清,何七勇,李双喜,张娟琴,申广荣,吕卫光. 2017

[7]上海崇明岛林下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研究. 李双喜,朱建军,张银龙,叶正文,黄启忠. 2009

[8]上海崇明岛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和技术对策研究. 杨捷,吕卫光. 2009

[9]崇明岛典型果园氮素渗漏流失研究. 李双喜,袁大伟,郑宪清,宋科,何七勇,吕卫光. 2012

[10]崇明岛农林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余婷,王佳颖,樊海丹,吕卫光,李双喜,张娟琴,白娜玲,张海韵,石瑞娟,张翰林. 2024

[11]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二号”的选育. 顾卫红,麻浩,杨红娟,马坤,姚祥坦. 2006

[12]优质、早熟、抗病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四号”的选育. 马坤,王庆中,杨红娟,顾卫红,喻德跃. 2006

[13]菜用大豆耐盐品种资源鉴定及其耐盐生理机理研究. 李超汉,杨红娟,高亚达,朱丽华,宋荣浩,顾卫红. 2018

[14]夏播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七号'的选育. 朱丽华,李超汉,杨红娟,宋荣浩,顾卫红. 2020

[15]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10号'. 朱丽华,顾卫红,杨红娟,李超汉,尤佳琪,宋荣浩. 2021

[16]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二号”的早熟覆盖栽培技术. 钱信忠,王国勤,顾卫红,杨红娟. 2011

[17]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3号’. 顾卫红,杨红娟,马坤,宋荣浩. 2008

[18]菜用大豆耐低温弱光鉴定方法和评价指标的研究. 陈远东,顾卫红,马坤,韩伟,杨红娟. 2011

[19]崇明东部垦区菜用大豆早熟覆盖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 马坤,顾卫红,杨红娟,宋荣浩,陈远东. 2010

[20]菜用大豆品种资源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抗性评价. 宋荣浩,顾卫红,马坤,杨红娟,朱丽华,李超汉,智海剑.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