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添加物对莴笋液除臭效果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轩轩 1 ; 许玲菲 1 ; 李佳颖 1 ; 赵萍 1 ; 赵瑛 2 ; 田萱 1 ; 晋丹 1 ; 谢慧敏 1 ;

作者机构: 1.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莴笋液;除臭;表面活性剂;Plackett-Burman实验;响应面法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4 年 009 期

页码: 213-222

摘要: 目的 探究莴笋液清除恶臭源的机制,并分析不同添加物及配比对莴笋液清除NH3的影响。方法 以莴笋尾菜为原料,以NH3为指标,测定除臭前后莴笋尾菜液中整体有效成分的变化,探究其作用机制;然后分析表面活性剂、酸碱调节剂等添加物对莴笋液除臭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制备莴笋尾菜基除臭液。结果 莴笋尾菜液除臭机制与酚类、黄酮类、挥发性芳香类等多个物质相关,但酚类及黄酮类化合物起主要作用;不同添加物对莴笋液除臭效果均有所影响,经添加物初选后的莴笋尾菜除臭液基础配方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ATB)、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ocoamidopropyl betaine, CAB-35)、吐温80 (tween-80, T-80)、β-环糊精和柠檬酸钠;单因素及Plackett-Burman实验结果表明,CATB、CAB-35和柠檬酸钠是影响NH3清除率的显著因素,且CATB>柠檬酸钠>CAB-35;响应面优化所得的莴笋尾菜除臭液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莴笋尾菜液质量浓度0.05g/mL、CATB0.9%、T-800.5%、CAB-350.5%、柠檬酸钠0.3%、β-环糊精0.9%、水5%,此条件下莴笋尾菜除臭液对NH3的清除率最高,可达92.02%[NH3质量浓度为(397.0±1.5) mg/mL]。结论 本研究证明莴笋尾菜除臭液能够有效地清除以NH3为主要成分的臭味物质。

  • 相关文献

[1]拟三元相图在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配方筛选中的应用. 陈丹,吕和平. 2008

[2]皂角表面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对农药的增效作用研究. 赵峰,胡冠芳,刘敏艳,牛树君,李玉奇,余海涛. 2011

[3]黄花棘豆表面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赵峰,胡冠芳,牛树君,刘敏艳,李玉奇. 2012

[4]响应面法优化亚麻籽氢氰酸提取条件. 寇向龙,徐美蓉,张建平,赵宾宾,韩舜愈. 2016

[5]兰州百合冷冻-压差膨化干燥工艺优化. 张芳,黄玉龙,康三江,李明泽,曾朝珍. 2019

[6]响应面分析优化蒽酮硫酸法测定葡萄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徐美蓉,李晓蓉,李婷. 2017

[7]响应面法优化乳酸菌发酵苹果浆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袁晶,康三江,宋娟. 2020

[8]基于响应面法优化兰州百合芽增殖培养基. 裴怀弟,林玉红,李琦,李淑洁,张艳萍. 2020

[9]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野生白刺(Nitraria sibirica)茎段增殖培养基. 张艳萍,赵玮,罗万银,董治宝. 2015

[10]鲜南瓜片冷冻-真空干燥工艺优化. 张芳,张永茂,庞中存,张海燕,康三江. 2014

[11]蚕豆冷冻-真空干燥工艺的优化. 张芳,张永茂,张海燕,康三江. 2013

[12]响应面法优化高原夏菜尾菜废水活性炭脱色工艺的研究. 慕钰文,冯毓琴,李长亮,李翠红. 2015

[13]米根霉发酵木薯淀粉产L-乳酸的工艺优化. 黄玉龙,石鹏霞,武泽,孙若诗,康三江,张芳. 2018

[14]响应面法优化沙棘酵素多菌种发酵工艺. 张海燕,康三江,曾朝珍,袁晶,苟丽娜. 2023

[15]大豆异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优化的研究. 徐美蓉,李玉芳,董煚,寇向龙. 2013

[16]复合益生菌发酵南瓜浆菌株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 康三江,袁晶,张海燕,曾朝珍,宋娟,张霁红,慕钰文. 2021

[17]米根霉发酵木薯淀粉产L-乳酸的工艺优化. 黄玉龙,石鹏霞,武泽,孙若诗,康三江,张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