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黄河钓口河口行水期泥沙输运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邢国攀 1 ; 宋振杰 1 ; 张勇 1 ; 吴晓 1 ; 毕乃双 1 ; 王厚杰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工程与环境效应功能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关键词: 泥沙输运;数学模型;河口异重流;地貌响应;钓口河口

期刊名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ISSN: 0256-1492

年卷期: 2016 年 05 期

页码: 21-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由于钓口流路行水时期普遍缺乏对河口和近海的系统观测,基于1976年黄河三角洲实测水深数据和汛期水沙数据,采用EFDC三维数值模式对钓口河口泥沙沉积动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型结果表明,钓口河口的羽状流和异重流的时空分布具有显著的潮周期变化特征。受与岸线平行的涨落潮流作用,表层羽状流的侧向摆动幅度较大,河口羽状流输沙主要平行于岸线方向,跨等深线的泥沙输运受到限制。汛期黄河入海的高浓度泥沙在钓口河口形成潜没的异重流,在底层沿河口轴线向北输运泥沙至三角洲前缘区域,泥沙输运通量比表层羽状流的输送通量高出一个数量级,且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大而呈指数形式快速衰减。随着水深增大,单宽泥沙通量的衰减速率逐渐减小。计算结果显示,由于汛期高浓度泥沙入海,钓口河口的异重流稳定存在,导致约75%的入海泥沙沉积在10m水深以浅的区域,25%的入海泥沙淤积在三角洲前缘外侧,异重流过程对汛期钓口河口泥沙向深水区输运和沉积具有控制作用。数值模拟结果与前人根据水深变化揭示的三角洲冲淤分布格局一致,与钻孔的沉积记录基本吻合。

  • 相关文献

[1]夏季浙江沿岸陆架区泥沙输运机制. 陈斌,高飞,刘健. 2017

[2]珠江口洪季最大浑浊带的大小潮变化与机制分析. 严冬,宋德海,鲍献文. 2020

[3]冷藏罗非鱼微生物学质量变化和货架期预测数学模型. 许钟,肖琳琳,杨宪时. 2004

[4]数值模拟在网箱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崔勇,关长涛,黄滨,李娇,何鑫. 2008

[5]鳜鱼养殖池塘水体叶绿素a与16项水生态因子的关系. 赖子尼,余煜棉,庞世勋,杨婉玲,魏泰莉,夏莲. 2004

[6]近岸水波非线性特性研究. . 2019

[7]吊臂被动补偿装置的抗冲击性能研究. 徐志强,李万莉,刘祥勇,林礼群,刘平,王志勇. 2018

[8]完整稳性对远洋围网渔船船型设计的影响. 李纳,梁建生. 2022

[9]超滤法浓缩鳀鱼蒸煮液的数学模型. 杨贤庆,周晓蕾,李来好,岑剑伟,郝淑贤,刁石强,魏涯,石红. 2010

[10]温度对摄食配合饲料翘嘴鳜胃排空速率的影响. 汪福保,董浚键,孙成飞,王淼,程光兆,卢迈新,叶星. 2023

[11]云龙石斑鱼胃排空特征和摄食消化特性研究. 高云红,景琦琦,黄滨,关长涛,张佳伟,李文升,翟介明,贾玉东. 2021

[12]纤维绳索强力与直径、线密度数学模型分析. 马海有,尹延征,陈岩,闵明华,刘永利,陈晓雪,石建高. 2015

[13]海监船与渔政船主尺度模型研究. 刘飞,林焰,李纳,杨蕖,王运龙,谌志新. 2012

[14]鱼类生长的幂指数生长方程. 陆小萏,陆文杰,郑光明,朱新平. 2002

[15]岛群海域渔港建设原则数学模型. 解鸣晓,李醒,李文丹,李鑫. 2014

[16]海监船与渔政船主尺度单变量回归分析. 杨蕖,林焰,刘飞,李纳,王运龙,谌志新. 2012

[17]中国近海浮游动物多样性研究的过去和未来. 徐兆礼. 2011

[18]夜光藻与浮游生物关系的数学模型. 徐兆礼,陈亚瞿,朱明远,陆斗定,高亚辉. 2003

[19]扇贝闭壳肌薄层干燥的数学模型. 俞微微,刘俊荣,沈建,丛海花. 2015

[20]南万渔港防波堤及口门平面布置方案研究. 李醒,王娜,王刚,于德双,陈丁.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