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贵州及南方其他部分省区茶树小绿叶蝉种类调查与考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于晓飞 1 ; 孟泽洪 1 ; 杨茂发 1 ; 周玉锋 2 ; 韩畅 1 ; 邹晓 3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2.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3.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茶树;小绿叶蝉;小贯小绿叶蝉;危害种;检索表;鉴别特征;贵州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5 年 05 期

页码: 1277-12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进一步明确国内争议颇大的为害茶树的小绿叶蝉种类问题。【方法】通过网捕法采集贵州、重庆、海南、福建4省(区)茶园的小绿叶蝉昆虫标本,在体视镜下根据外部形态并结合雄性外生殖器特征进行种类鉴定。【结果】检视了44个茶园2 988号小绿叶蝉标本,共有7种: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 Matsuda、烟翅小绿叶蝉Empoasca(Empoasca)limbifera(Matsumura)、拟小茎小绿叶蝉Empoasca(Empoasca)paraparvipenis Zhang&Liu、广道小绿叶蝉Empoasca(Empoasca)hiromichii(Matsumura)、匀突长柄叶蝉Alebroides shirakiellus(Matsumura)、叉突长柄叶蝉Alebroides similis Dworakowska和里偏小叶蝉Asymmetrasca rybiogon Dworakowska,以小贯小绿叶蝉数量最多(98.90%),匀突长柄叶蝉(0.57%)和拟小茎小绿叶蝉(0.335%)次之,其余种类个体数量极少且分布狭窄。【结论】综合分析7种茶园小绿叶蝉的个体数量及分布范围后认为,小贯小绿叶蝉、匀突长柄叶蝉和拟小茎小绿叶蝉为茶树危害种,其中优势种是小贯小绿叶蝉。其他4种小绿叶蝉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是茶树的危害种类。我国大量文献记载的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Empoasca)vitis(G?the)应系误鉴,并非中国茶区小绿叶蝉优势种发生了改变,建议及时更正。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药方法对农药在茶园中分布和对茶树小绿叶蝉的影响. 孙希文,单玉斌,商洁,易碧霞,赵高洪. 1989

[2]茶树高效快繁育苗新技术. 张正秋,王惠泽,罗显扬,周富裕,曹雨. 2011

[3]适宜贵州种植的茶树良种简介. 刘红梅,陈娟. 2013

[4]构建贵州地方茶树遗传资源核心种质库的设想. 田永辉,梁远发,龙明树,罗显扬. 2007

[5]28份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的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陈正武,陈娟,龚雪,张小琴. 2015

[6]贵州茶树雪凝冻害发生情况与补救预防措施. 王家伦,陈正武. 2008

[7]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野生茶树资源调查. 鄢东海. 2009

[8]贵州茶树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创新利用. 田永辉,梁远发,龙明树,罗显扬,鄢东海,周国兰. 2007

[9]贵州茶树丛枝菌根真菌资源及其种属的形态特征. 邢丹,张爱民,李珍,陈娟,王振轩,涂逸洋,高秀兵. 2015

[10]在贵州发现的一些昆虫病毒. 郑茂材,戴彩云,陈流光,彭玉梅,梁东瑞,赵克斌,张晴川. 1988

[11]贵州地方茶树品种资源的鉴定与利用. 鄢东海,刘声传,魏杰,刘红梅,罗显扬,陈元安. 2012

[12]115份贵州茶树种质茶多酚及儿茶素多样性分析及特异种质筛选. 杨春,陈正武,乔大河,郭燕,李燕,梁思慧. 2022

[13]贵州茶园首次发现角盲蝽为害. 李帅,饶家瑞,孟泽洪,张欣,罗林丽,杨春,周玉锋. 2022

[14]贵州茶树4种常见真菌病害的发生规律及抗病机理研究进展. 李悦欣. 2024

[15]贵州茶树育种研究史略(上篇). 喻云春,林开勤,魏杰,周富裕,鄢东海. 2023

[16]贵州茶树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创新利用. 田永辉,梁远发,龙明树,罗显扬,鄢东海,周国兰. 2007

[17]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石阡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 林开勤,李悦欣,魏杰,汪安然,喻云春,段长流,王枫,鄢东海. 2024

[18]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防治集成新技术. 姚雍静,周玉锋. 2014

[19]一种含联苯菊酯蚊香的制备及其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研究. 高秀兵,马驰宇,段学艺,郭灿. 2023

[20]南方小花蝽-蚕豆-蚕豆蚜载体植物系统对茶叶害虫的控制效果. 刘梅,张昌容,班菲雪,刘少兰,冉乾军,尚小丽,曾广,曹宇,孙月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