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耕作和保墒措施对冬小麦生育时期光合特征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永辉 1 ; 武继承 1 ; 李学军 2 ; 潘晓莹 1 ; 李宗军 2 ; 何方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河南省通许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冬小麦;耕作;保墒措施;生育时期;光合作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4 年 22 卷 05 期

页码: 534-5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不同耕作保墒措施下冬小麦生育期间光合生理特征及其增产机理,采用田间试验,以常规耕作为对照,采用深松、秸秆覆盖、免耕、施用有机肥及保水剂等措施,研究了不同耕作和保墒措施对冬小麦生育期间光合作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光合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以孕穗期最高,而灌浆期最低。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以扬花期最高。对不同处理而言,在各生育时期均以深松处理的光合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为秸秆覆盖处理。在拔节期、孕穗期和扬花期以有机肥处理的蒸腾速率最高,而灌浆期以秸秆覆盖的蒸腾速率较高,在全生育期对照的蒸腾速率均较低。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表现规律基本一致。不同耕作、保墒措施均提高了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以及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降低了小麦总耗水量;各处理中以深松处理的效果最佳,其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分别较对照提高19.6%和38.3%。相关分析表明:各时期的小麦光合速率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与小麦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呈正相关,且随生育期的推进,其相关性增强,特别在扬花期,光合速率对于小麦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更显著。

  • 相关文献

[1]不同耕作保墒措施下施氮量对小麦耗水量、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潘晓莹,张洁梅,何方,张玉亭,王喆,王越,韩伟锋. 2016

[2]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丁晋利,魏红义,杨永辉,张洁梅,武继承. 2018

[3]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俊红,邵运辉,刘瑞,丁志强,李舞,张洁,吕军杰,姚宇卿. 2020

[4]水氮运筹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翠民,杨永辉,韩伟锋,何方,毛家伟,潘晓莹,武继承. 2024

[5]基于WMAIP集成模型的华北冬小麦适宜播期与冬前积温下限研究. 陈先冠,冯利平,白慧卿,孙爽,李国强,程陈,江敏,李颖,赵锦. 2024

[6]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水分利用对保水剂与氮肥的响应. 杨永辉,武继承,吴普特,黄占斌,何方,杨先明. 2012

[7]保水剂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李宗军,管秀娟,何方. 2011

[8]保水剂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及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吴普特,武继承,赵世伟,赵西宁,黄占斌,何方. 2010

[9]限量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孔祥旋,杨占平,武继承,史福刚,薛毅芳,何方,杨稚娟. 2005

[10]基于AquaCrop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戎亚思,李国强,张杰,张建涛,王猛,郑国清,冯伟. 2023

[11]保水剂用量对冬小麦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李宗军,李学军,何方,侯占领,杨先明. 2013

[12]不同生育时期镇压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万代,罗毅,宋家永,吕凤荣. 1999

[13]基于无人机影像多时相的小麦品种氮效率分类识别. 臧少龙,刘淋茹,高越之,吴珂,贺利,段剑钊,宋晓,冯伟. 2024

[14]中后期不同灌水量对冬小麦光合生理和产量效应. 李向东,张德奇,王汉芳,吕凤荣. 2012

[15]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花生产量及代谢调节的影响. 张俊,刘娟,臧秀旺,汤丰收,董文召,徐静,苗利娟,张忠信. 2015

[16]不同耕作方式和肥料种类对花生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运红,毛家伟,刘小奇,钱凯,杨明堤,李丙奇,徐祺豪. 2022

[17]黄淮平原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研究. 牛立元,王启亮,王瑞芳. 2004

[18]限量灌溉对冬小麦农艺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程俊,武继承,尚莉,管秀娟. 2008

[19]耕作方式转变对土壤蓄水保墒影响的RZWQM模型模拟. 丁晋利,武继承,杨永辉,何建强,冯浩. 2016

[20]保水剂用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何方,管秀娟.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