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成伟 1 ; 张晓雯 2 ; 苏忠亮 1 ;
作者机构: 1.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微藻;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制氢;长链烯烃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8 年 36 卷 26 期
页码: 11192-11194+111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微藻是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就近年来微藻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氢气和长链烯烃3种物质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主要包括以EPA、DHA为代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途径,微藻光合制氢的机理以及以丛粒藻为代表的产油藻中的长链烯烃的合成途径。
- 相关文献
[1]海南近海青干金枪鱼Thunnus tonggol和小头鲔Euthynnus affinis幼鱼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周胜杰,杨蕊,韩明洋,王一福,于刚,马振华. 2021
[2]饲料中添加不饱和脂肪酸对刀鲚幼鱼脂肪代谢酶活性和肌肉成分的影响. 魏广莲,徐钢春,顾若波,徐跑. 2014
[3]不饱和脂肪酸对黄鳝部分非特异性免疫和代谢指标的影响. 杨鸢劼,邴旭文,徐增洪. 2008
[4]不饱和脂肪酸对黄鳝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杨鸢劼,邴旭文,徐增洪. 2009
[5]解冻鲐鱼背腹部鱼片在贮藏过程中鲜度与脂肪氧化变化规律研究. 赵艳芳,盛晓风,尚德荣,张媛,翟毓秀. 2018
[6]不饱和脂肪酸对黄鳝生长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杨鸢劼,邴旭文,徐增洪. 2008
[7]酶法提取鲟鱼油工艺的研究. 郝淑贤,石红,李来好,杨贤庆,岑剑伟,周婉君. 2009
[8]Streptomyces bacillaris ATCC 15855~T中bafilomycin A1合成基因簇的挖掘. 赵守静,高坤鹏,刘振,毛相朝. 2019
[9]大洋纵列海鞘共附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FDZ35-2的化学成分. 梅东海,田晓清,樊成奇,赵树明,杨桥,马丽艳,黄洪亮,陆亚男. 2015
[10]2株海鞘共附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乔玉宝,樊成奇,唐莹莹,田晓清. 2019
[11]两株南极枝孢霉属真菌Cladosporium sp.NJF4和NJF6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常俊男,田晓清,樊成奇,黄金昌,陆亚男,韩清华. 2020
[12]南极曲霉Aspergillus niger NJ49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陈莎,田晓清,樊成奇,李崇彬,陆亚男. 2023
[13]以海洋微藻为原料提取生物燃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王蒙,李纯厚,戴明. 2009
[14]微藻综合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杨贤庆,武琼,胡晓,李来好,吴燕燕,林婉玲,黄卉. 2015
[15]养殖水体环境与对虾白斑综合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奕雯,曹煜成,李卓佳,杨莺莺,文国樑. 2008
[16]我国微藻资源开发30年蝉变之路. 刘建国,徐冉. 2017
[17]微藻脂肪酸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米铁柱,张梅,甄毓. 2018
[18]温度对四种产油微藻生长和油脂特性的影响. 赵婷,韩笑天,詹天荣,赵卫红. 2016
[19]菌藻协同调控水产养殖环境技术研究进展. 曾天宇,陈曦,孟顺龙,胡庚东,李丹丹,裘丽萍,宋超,范立民,徐慧敏,徐跑. 2024
[20]磺胺甲噁唑对绿藻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毒理学机制. 熊倩,田斐,刘芳,张林宝,张喆,陈海刚.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电荷修饰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海洋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生长及光合活性的影响
作者:任玉东;贾志华;梁成伟;叶乃好
关键词:表面电荷;纳米塑料;聚苯乙烯(PS);海洋微拟球藻;低促高抑;毒理效应
-
巨藻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对细长聚球藻PCC7942耐镉性的影响
作者:顾梓鹏;任玉东;程芬;张晓雯;徐东;叶乃好;梁成伟
关键词: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转基因;镉离子胁迫;巨藻;细长聚球藻PCC7942
-
不同强度光强胁迫对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
作者:牛建峰;冯泽中;孙振杰;王伟伟;张晓雯;梁广津;王立军;李晓捷;王广策
关键词:强光胁迫;活性氧清除;光系统修复;海带幼苗;抗氧化酶;岩藻黄素;β-胡萝卜素
-
浒苔碳汇功能评估及其扩增途径
作者:张晓雯;唐启升
关键词:浒苔;固碳特点;碳汇评估;碳汇扩增途径
-
山东部分海域红藻的鉴定与多样性分析
作者:梁成伟;王娟娟;张晓文;徐东;叶乃好
关键词:山东海域;红藻;rbcL基因;分子鉴定;多样性
-
缘管浒苔C_4途径主要光合作用酶活性
作者:许建方;张晓雯;叶乃好;郑洲;牟善莉;董美涛;徐东;缪锦来
关键词:C4途径;PPDK;RuBPCase;缘管浒苔
-
绿潮研究现状与问题
作者:唐启升;张晓雯;叶乃好;庄志猛
关键词:绿潮;生态灾害;发生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