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黄(鮟)(鱇)繁殖生物学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学健 1 ; 程家骅; 沈伟; 刘尊雷; 袁兴伟;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黄(鮟)(鱇);黄海南部;繁殖;性腺指数;性比;肝脏指数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1 年 018 卷 002 期

页码: 290-2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在黄海南部捕获的644尾黄(鮟)(鱇)(Lophius litulon)为对象,对该种鱼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采样本性比接近于1:1(x~2=2.61,P>0.05);但全长在251~400 mm范围时,雄性个体数量远超过雌性(P<0.01);全长在450~550 mm范围时,雌性个体数量多于雄性(P<0.01);全长大于550 mm范围时,个体均为雌性;冬季,雄性个体数量占绝对优势(P<0.01).利用逻辑斯蒂拟合方程估算的黄(鮟)(鱇)50%个体初次性成熟全长L50,雄性为332 mm,雌性为483 mm.通过对性腺指数的月变化和不同卵巢发育阶段雌性个体所占比例的分析,初步推测黄(鮟)(鱇)产卵时期为2-6月份,繁殖盛期为3-4月份;其绝对繁殖力为(614 820±253 800)粒,相对繁殖力为(244±43)9lg.黄(鮟)(鱇)不同性腺发育阶段的肝脏指数存在显著变化,雌性,F=9.97,P<0.01;雄性,F=4.48,P<0.01,肝脏在该鱼种卵巢发育过程中可能起到了能量供给作用.(鮟)(鱇)类资源对捕捞的承受压力极其脆弱,50%个体初次性成熟全长可作为其资源管理的基础生物学指标.本研究旨在为黄(鮟)(鱇)的种群数量变动研究和渔业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 相关文献

[1]黄鮟鱇繁殖生物学研究. 张学健,程家骅,沈伟,刘尊雷,袁兴伟. 2011

[2]黄海南部太平洋褶柔鱼种群结构与繁殖生物学. 杨林林,姜亚洲,程家骅. 2010

[3]闽江水系成体野生河蟹体质量分布和性腺发育研究. 徐建峰,王世会,陈立武,吴旭干. 2020

[4]东海中部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产卵群体繁殖力特征. 李建生,胡芬,严利平,张辉. 2014

[5]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对中华绒螯蟹繁殖性能及胚胎质量的影响. 黄晓荣,谈如,张涛,冯广朋,耿智,赵峰,杨刚,庄平. 2024

[6]皱纹盘鲍性腺指数的游标卡尺测定法及其应用. 王晶刚. 1991

[7]长江口纹缟虾虎鱼繁殖季节的性腺组织学. 章龙珍,陈丽慧,庄平,冯广朋,徐滨,赵优. 2009

[8]黄海南部小黄鱼生长、死亡和最适开捕体长. 张国政,李显森,金显仕,朱建成,戴芳群. 2010

[9]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产卵场分布及其环境特征. 林龙山,程家骅,姜亚洲,袁兴伟,李建生,高天翔. 2008

[10]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东海中北部及黄海南部春季主要鱼类的食性特征. 纪炜炜,姜亚洲,阮雯,陈雪忠,张明亮,李圣法. 2013

[11]黄海南部近岸海域鱼类群落结构与区系划分. 牟秀霞,徐宾铎,薛莹,任一平,张崇良. 2017

[12]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夏季小黄鱼幼鱼的空间分布研究. 高阳,张翼,张辉,刘尊雷,李圣法,程家骅. 2023

[13]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小黄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严利平,胡芬,凌建忠,李圣法. 2006

[14]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鲐鱼生长特性及合理利用. 刘勇,严利平,程家骅. 2006

[15]黄海南部蓝点马鲛耳石微量元素. 潘新冬,张弛,叶振江,徐宾铎,李建超,刘阳,姜涛,杨健,田永军. 2019

[16]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Ti鱼卵和仔稚幼鱼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万瑞景,黄大吉. 2002

[17]东海、黄海秋季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平均营养级变化特征初步分析. 刘勇,程家骅. 2015

[18]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鲐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刘勇,严利平,胡芬,程家骅. 2005

[19]黄海南部及东海中小型浮游桡足类生态学研究Ⅰ.数量分布. 徐兆礼,王荣,陈亚瞿. 2003

[20]黄海南部和东海太平洋褶柔鱼适宜栖息地的季节变化及环境驱动因素. 杨林林,姜亚洲,张辉,袁兴伟,刘尊雷.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