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有效积温模型的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动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文荟 1 ; 黄运新 1 ; 周华众 1 ; 杨俊杰 1 ; 万鹏 1 ; 封洪强 1 ; 彭宇 1 ;

作者机构: 1.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种群动态;田间调查数据;模型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3 年 49 卷 006 期

页码: 104-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湖北省局部地区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抽样调查和模型分析相结合进行了研究.2020年玉米田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阳、仙桃、武穴、红安4个样点的幼虫首见时间分别为6月4日、6月1日、5月27日和6月9日,幼虫发生一直持续到10月底;幼虫百株虫量的全年峰值发生在9月上中旬,峰值分别为21、36、23、10头,与基于有效积温模型的模拟结果基本吻合.模型分析显示:草地贪夜蛾全年发生4~5代;首次见卵时间越早,则全年峰值时间越早,而初始卵密度越高,则全年峰值越高;温度上升幅度越高,则全年峰值时间越早、峰值越高;产卵期越集中,则全年峰值时间越早、峰值越高.结果表明:首次见卵时间、初始卵密度、温度、产卵年龄分布均是影响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动态的重要因素.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草地贪夜蛾的区域种群动态及迁飞条件对区域种群动态的影响打下基础.

  • 相关文献

[1]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的越冬研究初探. 常向前,吕亮,万鹏,许冬,罗汉钢,李文静,张舒. 2022

[2]草地贪夜蛾与东方黏虫的耐寒性及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情况比较. 常向前,吕亮,杨小林,王佐乾,张舒. 2024

[3]不同性诱芯及诱捕器组合对草地贪夜蛾的诱捕效果. 李小兵,邹春华,蔡刚,谢原利,张舒. 2021

[4]草地贪夜蛾对国产Bt玉米的抗性风险评估. 王文荟,黄运新,万鹏,封洪强,吴孔明. 2023

[5]草地贪夜蛾对2种豆科蔬菜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及其适应性研究. 许冬,李文静,王玲,尹海辰,丛胜波,杨妮娜,谢原利,万鹏. 2022

[6]短稳杆菌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活性及其体内解毒酶的影响. 武怀恒,向礼波,李文静,许敏,姜理涛,许冬,丛胜波,万鹏. 2022

[7]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及生防效果. 吕亮,陈娇,郭志敏,吕为,陶佩文,吕惠红,潘哲群,常向前,万鹏,张舒. 2021

[8]黄板监测茶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分析. 毛迎新,谭荣荣,王友平,黄丹娟,周国珍. 2017

[9]湖北省汉江中游黏虫成虫种群动态监测与分析. 常向前,吕亮,余小青,张舒. 2017

[10]汉江中游流域宜城地区黏虫成虫世代特点分析. 常向前,吕亮,余小清,黄求应,雷朝亮,张舒. 2019

[11]湖北省高山茄果类蔬菜害虫种类及种群动态分析. 矫振彪,焦忠久,吴金平,朱凤娟,郭凤领,周洁,刘志雄,陈磊夫,邱正明. 2020

[12]湖北移栽油菜田牛繁缕的发生规律及防除策略. 吴新平,朱文达,魏守辉,张朝贤. 2006

[13]转Cry1A基因棉对棉蚜生长发育及种群动态的影响. 黄民松,吴孔明,吴金萍. 2004

[14]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时序动态及与气象因子的耦合关系. 毛迎新,谭荣荣,龚自明,匡胜. 2014

[15]黄秋葵田主要害虫、天敌种群动态及时间生态位分析. 丛胜波,许冬,杨妮娜,王玲,王金涛,刘卫国,杨甜甜,万鹏. 2022

[16]转Cry1A基因棉对棉蚜生长发育及种群动态的影响. 万鹏,黄民松,吴孔明,吴金萍. 2003

[17]生物食诱剂监测田间稻纵卷叶螟发生的效果初探. 程杰元,夏红霞,张超,常向前,张舒,吕亮,常威. 2022

[18]茶园绿盲蝽种群消长动态. 毛迎新,谭荣荣,黄丹娟,王红娟,陈勋,王友平. 2020

[19]橘全爪螨种群动态与环境因素的研究. 甘宗义,朱红艳,谭荣荣,刘先琴,王盛桃. 2011

[20]2009年我国小菜蛾迁飞路径典型案例分析. 赵飞,彭宇,常向前,马春森.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