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南海北部渔业生物声学密度的底表层间差异及与多类非生物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铭帅 1 ; 蔡研聪 1 ; 张魁 1 ; 许友伟 1 ; 杨玉滔 1 ; 陈作志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非生物因子;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渔业声学;南海北部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602-6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南海北部渔业生物在不同水层(表层混合层和底层冷水层)间声学密度的差异,并探讨这种差异与41种非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以期为南海北部渔业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采用渔业声学方法,使用Simrad EY60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在南海北部进行声学数据采集。通过Echoview渔业声学数据处理系统分析声学数据,计算表层和底层的声学密度(NASC)。采用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和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建模分析41种非生物因子对声学密度差异的影响,并评估因子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底层渔业生物声学密度明显高于表层,底层平均值为106.00 m2/nmi2,表层为43.39 m2/nmi2。极限梯度提升算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的建模效果相似,重要性分析显示,温度因素(底层2 m温度、表–底温度差、表层2 m温度)和水深是影响声学密度差异的最关键因素。南海北部渔业资源的表层多、底层少的负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周边。温度和水深是影响渔业生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而人类活动对磷酸盐、叶绿素等因子的调节也可能对声学密度差异产生影响。这些发现为南海北部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鸢乌贼目标强度绳系控制法测量. 王欢欢,张俊,陈作志,汤勇,孙铭帅,黄佳兴,邱永松. 2019

[2]基于声学映像的南海灯光罩网渔业中鲣的时空分布. 王腾,张鹏,李杰,张俊,谢斌,晏磊,杨炳忠. 2021

[3]中东大西洋中部海域小型中上层鱼类集群形态与时空分布特征. 张吉昌,李显森,赵宪勇,应一平. 2017

[4]长江葛洲坝坝下江段鱼类群落变化的时空特征. 陶江平,龚昱田,谭细畅,杨志,常剑波. 2012

[5]南海外海大洋性渔业资源调查评估进展. 张俊,邱永松,陈作志,张鹏,张魁,范江涛,陈国宝,蔡研聪,孙铭帅. 2018

[6]渔业声学数据后处理中噪声剔除的研究进展. 屈泰春,黄洪亮,汤勇,陈帅,刘健,李灵智,冯春雷,吴越,徐冰. 2013

[7]渔业声学数据后处理软件现状评述与展望:以Sonar5-Pro为例. 张辉. 2024

[8]塞拉利昂海域雨季深海声学散射层生物垂直迁移现象分析. 屈泰春,冯春雷,李灵智,范瑞良,邵盛男,张志超. 2023

[9]基于网箱控制法和模型法的长江4种淡水鱼目标强度研究. 谢晓,张辉,孙立元,蔡志宇,王恒,霍来江,危起伟. 2020

[10]南海鸢乌贼水声学测量和评估相关技术研究. 张俊,陈作志,陈国宝,邱永松,刘世刚,姚壮. 2014

[11]多种类海洋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技术与方法. 赵宪勇,陈毓桢,李显森,孙继闽,金显仕,陈卫忠,李永振. 2002

[12]南海北部浮游动物的景观格局分析. 赵明辉,黄洪辉,齐占会,李纯厚,林昭进,陈桂珠. 2010

[13]基于南海北部开放航次观测的2004—2005年次表层盐度异常特征与形成机制. 张博,曾丽丽,陈举,谢强,黄科. 2018

[14]南海北部烟囱状碳酸盐岩记录的冷泉流体活动演化特征研究. 刘关勇,王旭东,黄慧文,孙跃东,梁前勇,李牛,胡钰,冯东. 2017

[15]海面风应力偏离风向的观测与分析. 陈胜,乔方利,郭景松,焦志勇. 2017

[16]南海北部陆架水域多齿蛇鲻与花斑蛇鲻的年龄与生长. 江艳娥,许友伟,范江涛,孙铭帅,杨玉滔,张魁,张俊,黄梓荣,林昭进,陈作志. 2019

[17]南海北部三种金线鱼属鱼类BHC,DDT残留研究. 甘居利,贾晓平,李纯厚,林钦. 2007

[18]珠江口和南海北部海水中的总溶解无机As. 王景,任景玲,王召伟,杨亭亭,张瑞峰,刘素美. 2018

[19]南海北部不同粒级浮游动物氮稳定同位素研究. 张文博,刘华雪,巩秀玉,史荣君,黄洪辉. 2017

[20]南海北部近海竹荚鱼栖息地分布特征. 晏然,范江涛,徐姗楠,许友伟,孙铭帅,陈作志.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